交通事故赔偿调解应采自愿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调解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赔偿调解应采自愿原则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2-01-19

 
66565

交通事故赔偿中公安机关调解的问题

一、调解程序的合法性问题

根据199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交通事故受害人或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在提起民事诉讼之前必须经过公安机关的调解处理。然而,这一规定存在多个缺陷。

首先,交通事故赔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应当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符合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基本特点。受害人因人身权、财产权受到损害,应当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赔偿的调解属于行政调解,规定调解为必经程序则是行政机关对私权的不当干涉。

其次,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条件的规定。通知对此类案件设置调解的前置程序,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与法律规定相悖,明显超越了司法解释的权限。

二、调解程序的自愿原则问题

我国诉讼外调解主要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无论何种形式的调解,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当事人的纠纷,通过说服教育、宣传法律、政策,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和解。然而,交通赔偿调解程序实行强制规定,无视当事人的意愿,违背了自愿原则。

三、调解程序的效率问题

民事纠纷解决的原则是公平和效率。有的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因为调解程序而耗费几个月,特别是在一方当事人不愿调解,只愿选择诉讼时,依然必须经过调解程序,对公安机关和当事人在时间、精力、金钱上都是浪费。

四、调解程序的监督问题

我国公民的文化素质、法律意识还普遍较低,发生纠纷过于依赖“政府”部门的处理。而公安机关的调解缺乏监督,容易出现少数办案人员越权调解、强行调解、恶意调解等违法行为,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应当采取自愿原则,当事人可以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先进行调解,如不服调解再起诉。

延伸阅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规定
  2.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需要
  3.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
  4. 交通事故案件的一般处理程序
  5. 电动三轮车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交通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出租车误工费时间计算
  2. 酒驾吊销驾驶证期间又开车的处罚规定
  3. 夜间开车使用远光灯引发的责任问题
  4.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时间规定
  5. 醉酒步行被车撞责任的划分
  6. 疲劳驾驶车辆的危害是什么
  7. 轻微撞人逃逸怎么处罚
交通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