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3-03
交通损害赔偿调解并非损害赔偿的强制程序。只有当事人一致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损害赔偿调解时,才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的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责任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对检验、鉴定或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调解。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十日。如果事故导致人员死亡,调解期限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的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事故导致人员受伤,调解期限从治疗终结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事故导致人员伤残,调解期限从定残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事故导致财产损失,调解期限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计算。
参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人员包括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指派两名交通警察主持调解。调解应当采取公开方式进行,调解时间应提前公布,允许当事人旁听,但当事人要求不公开的除外。调解应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进行,针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进行调解。
如果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制作调解书,并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分别交给各方当事人。如果经调解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终结书,并交给各方当事人,调解终结书应明确未达成协议的原因。调解书生效后,如果赔偿义务人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在调解过程中放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终结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