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0-08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损失在交强险限额内的部分应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然而,如果您未经保险公司同意代为调解,保险公司有权重新核定损失金额,这可能会对您的权益产生影响。根据医疗费用中是否包含非公费药、护理费和误工费等因素,保险公司可能无法赔偿高达70000元的损失。此外,如果您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除了交强险的10000元赔偿外,保险公司可能只会承担60%-70%的赔偿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存在争议,并且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的情况下,应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1、调解赔偿是不可回避的程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赔偿不是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解决争议的必要程序,是否进行调解由当事人自行决定,而不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职权行事。
2、调解由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损害的调解是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损害赔偿调解应由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调解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定。在调解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将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标准和总额等进行协商,以达成调解协议。
3、调解协议易于履行。调解赔偿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愿,更容易被各方当事人接受,并且在履行调解协议时相对顺利。此外,调解协议有助于促进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团结。然而,调解协议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只能依靠双方自愿履行。如果其中一方不履行或未完全履行调解协议,各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赔偿调解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双方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未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