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伤残鉴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评残法律知识

车祸伤残鉴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0-05-25

 
64699
车祸如导致人员受伤的情况,在受伤之后伤情稳定下来之后,需要进行伤残鉴定,通过它来确定伤者受伤的等级,然后依法争取到相关等级的经济赔偿,弥补损失。那么,车祸伤残鉴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告诉你有关知识。

车祸伤残鉴定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当事人应与鉴定人员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相关的伤情资料、物证和检材,如实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调查和检验。

2、在鉴定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提供伪证,如提供伪证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3、当事人不得私自更改法医鉴定书的内容,否则该鉴定书无效。

4、如果对法医鉴定的结论不服,可以申请由双方共同认可或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指定的鉴定部门重新进行鉴定。

重新鉴定的情况包括两种,一种是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8条的规定申请重新鉴定的;另一种是申请人民法院委托伤残鉴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的规定申请重新鉴定的。

如果司法鉴定机构认为不构成残疾或不构成较高等级的残疾的,可以另行委托其他司法鉴定机构,代理人不应轻言放弃、“吊死在一棵歪脖树上”。

5、鉴定结束后,当事人应对返还的有关材料、物证、检材妥善保管,以备后用。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内容有哪些

一、可对伤残级别进行鉴定

伤残级别的鉴定是我们计算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等赔偿项目的重要依据,一般在委托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后,才能准确的计算赔偿款。损害程度从轻到重对应的伤残级别是10级到1级。鉴定出来的伤残级别直接影响到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赔偿项目的具体金额。

二、可进行后续治疗费的鉴定

后续治疗费主要是指受害人出现需要后续治疗或者康复的治疗费用,可以在进行级别鉴定时一并提出委托鉴定。

后续治疗费的索赔依据一般有三种:医疗证明、鉴定结论或者是后续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所以,为了减轻受害人的负担,可在实际发生前申请鉴定一次性索要赔偿。

三、可对护理级别进行鉴定

需要对护理级别进行鉴定的情况一般是受害人出院后仍不能自理,或者是伤残级别出来后确定需要依赖别人协助才能生活。护理级别直接影响护理费的数额,而出院后的护理费一般依据护理级别进行计算。护理分为了四个级别,分别是一、二、三、四级护理,与伤残级别一样,级别数字越低,赔偿的数额越高。

延伸阅读
  1. 车祸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
  2. 车祸评残需要多少钱
  3. 寻衅滋事罪轻伤二级检察院批捕吗
  4. 轻微伤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吗
  5. 车祸脸部损伤的评级标准

交通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一、申请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
  2. 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和结果出具
  3.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效力
  4. 尸体检验
  5.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刑期
  6.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
  7. 车祸髌骨骨折需赔偿多少钱
交通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