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9-06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强制性地收购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为私人使用的土地的法律行为。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国家或政府兴办的各种公益事业,如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休息场所等建设。
征收补偿的原则是保持被征收农民原有生活水平,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7条和《物权法》第42条第2款的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此外,还应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并维护其合法权益。
1. 土地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是对土地所有人因国家征收土地而遭受的土地投入和收益损失给予的补偿。对于征收耕地,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是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根据被征收地前三年平均产量和国家规定的价格计算年产值。对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该耕地征收前三年平均产值的六至八倍。对于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标准规定。对于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规定。
2. 安置补助费
安置补助费是为了安置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依靠土地取得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而给予的补助费用。对于征收耕地,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根据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对于征收其他土地的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标准规定。如果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仍不能保持需要安置的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3.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是对因自然或人工与土地结合在一起的私人或集体所有的房屋、水井、坟墓等设施造成损失的补偿。但对于在协商征地方案后抢建的设施,一律不予补偿。青苗补偿费是对因征地造成的农民种植在被征地上尚未成熟的农作物损失的补偿。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