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鉴定标准
点击数:53 更新时间:2023-10-08
交通事故鉴定标准的最新规定
一、全部责任和无责任
根据2017年最新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当事人在以下情况下造成交通事故,应承担全部责任,而其他当事人则无责任:
-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该当事人负全部责任,而对方无责任。
- 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而其他方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那么过错方应负全部责任。
- 当事人逃逸,导致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交管部门无法查证道路交通事故的事实,那么逃逸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及毁灭证据,那么该当事人应负全部责任。
- 驾驶机动车发生与本车有关联的交通事故时,当事人不立即停车,不保护现场,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那么该当事人应承担全部责任。
- 当事人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那么该当事人应负全部责任。
- 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二、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根据2017年最新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当事人在以下情况下负主要责任,而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并且其中一方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起较大的作用,那么该方负主要责任,而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导致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那么机动车方应负主要责任,而非机动车、行人方负次要责任。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导致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那么机动车方负事故主要责任。
三、同等责任
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且行为在事故中起相当作用时,根据2017年最新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双方应负同等责任。以下情况下,当事人双方负同等责任:
-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并且这些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
- 发生交通事故后各方当事人均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
- 当事人各方均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公安交管部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但对事故责任不作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