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09-24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和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违约责任可以根据违约行为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我国法律,违约行为可以分为预期违约和届期违约两种类型,并且每种类型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
预期违约是指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明确表示在履行期限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限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预期违约可以分为明示的预期违约和默示的预期违约两种。明示的预期违约是指违约的一方通过明确的意思表示表达自己不再履行合同的意愿,而默示的预期违约则是指违约的一方的行为表明其在履行期限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届期违约是指在履行期限到来后,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届期违约可以分为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两类。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因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了对方的人身或财产权益,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合同法规定要求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侵权责任。根据合同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在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做出选择后,如果在一审开庭之前变更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准许。然而,如果对方当事人对变更后的诉讼请求提出管辖权异议,并经审查异议成立,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