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过失间接损失由谁承担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2-16
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注意合同效力的问题,签订合同是有一定原则的,如果在缔约的过程中一方不履行告知的义务,可能会造成合同缔约过失的情形,那么缔约过失间接损失由什么人承担?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缔约过失间接损失的法律责任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一方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对方遭受间接损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一) 借用合同订立的名义,恶意进行谈判;(二) 故意隐瞒与合同订立相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三) 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缔约过失损失的范围
一、缔约过失直接损失的范围缔约过失直接损失的范围包括受损失和失去的利益。失去的利益指因缔约过失而导致的交易机会损失,也称为间接损失或消极损失。如果不赔偿这种损失,不仅违反了民法上的全面赔偿原则或恢复原状原则,而且对形成良好的交易秩序也不利。然而,对失去的利益的赔偿必须限定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并且与缔约过失之间必须存在相当的因果关系。此外,对于失去的利益的赔偿应限制在履行利益的范围内。缔约过失直接损失的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 缔约费用,例如为了订约而支付的实地考察费用;2. 准备履约和实际履约所支付的费用,例如将货物送至买方所支付的费用;3. 因缔约过失导致合同无效、变更或撤销所造成的实际损失;4. 因身体受伤而支付的医疗费用等合同费用;5. 因支付缔约费用或准备履约和实际履行费用而失去的利息等。二、缔约过失间接损失的范围缔约过失间接损失的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 放弃的获利机会损失,即因信赖合同有效成立而失去与第三方签订合同的机会所遭受的损失;2. 利润损失,即非过错方在现有条件下从事正常经营活动所失去的利润;3. 因身体受伤而减少的误工收入;4. 其他可得利益的损失。对于损失赔偿的范围,应加以具体限制,即赔偿的上限不得超过缔约非过错方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的因合同不成立或被撤销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且不能超过合同成立及履行后所能获得的利益。由于我国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损害赔偿范围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在未来的立法中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