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程序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债务期间的利息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法律知识

执行程序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债务期间的利息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62754
如果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向人民法院起诉后,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的,当事人不履行的,可以强制执行。那么,执行程序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债务期间的利息?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案情简介】

张某以生意资金周转为由,向李某借款,并出具借条,到期后张某拒绝还款,李某诉至法院,并胜诉,法院判决书主要内容:被告张某在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归还原告李某借款125000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后张某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李某向法院申请执行。关于本案在执行过程中如何计算罚息,法官产生了分歧。

【分歧】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应该包括了两个方面,除了计算加倍利息以外,仍应该追加基本利息且不论判决书主文是否判决利息,都应该追加。

第二种观点认为,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一个是加倍部分的债务利息。在法院生效判决书中已经明确一般债务利息的,按照判决书中的利息计算,如果生效法律文书未确定给付利息的,不予计算。所以在本案中,只需要法院计算加倍部分的债务利息。

【法律解读】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执行过程中的加倍部分债务利息是针对被针对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惩罚措施,而法院生效判决中确定的一般利息是当事人的正当权利,两者性质不一样,决定了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方法的不一样。一般利息的计算是由法院生效判决书确定的,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是执行阶段直接追加的,由法律明文规定。所以如果在法院生效判决文书内没有确定一般利息的,执行阶段的罚息只需要计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

第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计算之后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包括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两种不同的利息应该分别计算,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法院的执行工作基本的原则是无判决,无执行。在法院执行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照判决书内容来计算利息,如果判决书中未写明一般债务利息的,在执行阶段只需要计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计算方法为: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

延伸阅读
  1. 被执行人的义务
  2.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
  3.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4. 网站不履行合同如何赔偿
  5. 民事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7.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