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合同解除权是否应该告知对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法律知识

行使合同解除权是否应该告知对方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11-15

 
62746
合同解除权属于形成权,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手段,只要满足合同解除的条件,当事人就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权,那么,行使合同解除权是否应该告知对方?为了给你解答相关的疑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供您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告知义务

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或者根据法定解除条件解除合同时,解除与否仍然是当事人的权利。然而,行使解除权必须通知对方,以使解除合同的效力产生。但是,当事人通知义务履行不当同样会带来法律风险。

采用书面通知方式的重要性

采用书面通知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证据固定手段。如果企业通过口头通知解除合同,可能会面临对方不予理会、继续要求履行合同的情况。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及时行使解除权,对方为履行合同的支出则可能要求企业赔偿。这种法律风险属于法律监管的范畴。

为避免法律风险,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并尽量确保对方能够签收通知。

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方式

行使合同解除权有两种方式:

1. 通过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

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或裁决解除合同。

2. 单方面通知对方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向对方发出书面通知,表达解除合同的意愿。然而,如果对方不同意或不愿意解除合同,仍需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的介入来解决。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只有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当事人才允许解除合同:

  1.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并且解除合同的条件已经成熟;
  2. 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决定解除合同;
  3. 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4.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5. 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6. 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7. 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权行使期限已到期,但当事人未行使解除权的,该权利消失。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对方在合理期限内催告后仍未行使解除权的,该权利也消失;
  8. 一方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如果对方有异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应按照规定办理;
  9.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必须遵守合同。否则,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或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1. 解除权的消灭情况
  2. 工作后自动离职的后果
  3. 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
  4. 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5. 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分类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
  5.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6.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