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中违约金的适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法律知识

合同履行中违约金的适用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4-03

 
62132
惩罚性违约金的主要功能在于对违约行为的制裁,以确保合同的履行,故惩罚性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并无直接联系,无论违约的后果是否发生损失,非违约方均可向违约方请求支付违约金,同时仍得请求违约方履行债务或赔偿损失。那么对于违约金,具体适用哪些情形呢?下面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合同法对赔偿性违约金的适用规定及问题注意事项

问题一:赔偿性违约金与继续履行

根据违约行为的类型,赔偿性违约金与继续履行的适用应有不同解释。当无法履行时,非违约方只能要求支付违约金,而不能要求继续履行。当违约方拒绝履行时,非违约方可以在要求支付违约金和要求继续履行之间选择一项,但不能并用。当违约方履行不适当时,非违约方既可要求支付违约金,又可以同时要求继续履行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问题二:赔偿性违约金与损害赔偿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同时约定违约金和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但不可认为约定违约金和约定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相互排斥。

问题三:赔偿性违约金与定金

关于赔偿性违约金与定金的选择,请参考后文。

相关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受害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违约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根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全文》第28条规定,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增加违约金。增加后的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额。增加违约金后,如果当事人再请求对方赔偿损失,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根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全文》第29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并请求适当减少时,人民法院应以实际损失为基础,综合考虑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和预期利益等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衡量,并作出裁决。一般情况下,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所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延伸阅读
  1. 房贷逾期两个月了,没钱还会怎么样
  2. 劳动法年假制度的详解
  3. 租房没到期不想租了能退钱吗
  4. 拒付合同款应付违约金吗
  5.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平等权与支配权
  2.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3. 长时间不能履行合同的解决办法
  4.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5.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6.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电动车销售合同范本
  2. 典当借款合同范本
  3. 居间合同起诉状范本
  4. 建筑行业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