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期间等同于债务履行期间视为未约定保证期间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担保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保证期间等同于债务履行期间视为未约定保证期间吗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0-05-25

 
59338
双方当事人在借贷关系中,为了保证债务能够得到实现,会要求债务人提供保证人,保证人与债权人需要约定保证期间。那么,保证期间等同于债务履行期间视为未约定保证期间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保证期间等同于债务履行期间视为未约定保证期间吗

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债务履行期间的,视为无约定。生活中,很多担保人愿意提供担保,往往会约定一个非常短的保证期间,如等于债务履行期间,甚至早于债务履行期间,目的就是想早点免除担保责任。如张三在2016年10月20日借钱给李四,约定一年后还,王五作保,约定的保证期间也是自签订合同时起一年的,这就显然会导致保证期间等于债务履行期间了。

但法律已经明文规定,担保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因此如上述例子,王五与张三即使在担保合约定保证期间为一年,也会因违法而无效,当李四在2017年10月20日依然不还钱时,张三可以从该日起6个月内要求王五履行担保责任。

所以在担保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债务履行期间的,不仅不能缩短背负担保责任的时间,反而适得其反,大大地延长了承担担保责任的时间。

此外,在担保合同中,约定担保责任至债务人还本付息为止等类似条款的,也是不可取的。

现行法律也已经明文规定,担保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

例如上述例子,假如张三不同意王五一年保证期间的要求,最终双方约定王五的保证责任至李四还本付息为止的,同样视为双方无约定,当李四在2017年10月20日依然不还钱时,张三应从该日起2年内要求王五履行保证责任,逾期未提出要求的,王五免除保证责任。

当制订、签订担保合同时,双方最妥当的做法就是不要出现类似条款,以免双方因保证期间而发生不必要的纠纷。若已经实际出现这种情况的,甚至引发纠纷的,双方可以先协商处理,争取达成一致协议解决保证期间问题;

延伸阅读
  1. 连带保证合同的权利主张方式
  2. 连带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
  3. 担保方式
  4. 抵押担保合同保证金算吗
  5.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购买的车位面积缩水如何处理
  2. 房屋租赁合同的管辖法院确定方法
  3. 印刷合同
  4. 旅游行程结束前的合同解除权
  5. 手机买卖合同
  6. 仓单注册的定义和流程
  7.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公司物品借条范本
  2. 按份共同保证合同范本
  3. 连带共同保证合同范本
  4. 贷款担保意向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