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能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买卖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单位能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1-10

 
57431
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签订人一定要注意,有些不法份子专门是通过合同的签订进行诈骗的,这就是合同诈骗罪。一般合同诈骗罪只能自然人能构成。那么单位能否构成合同诈骗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案例为读者进行解答。

单位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为了单位的利益,经单位决策机关或决策人同意,利用合同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单位作为合同诈骗的主体,需要满足以下两个要件:

一、单位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的明知、默许或指使

单位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必须明知、默许或指使单位在对外交往中进行合同诈骗行为。

二、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或基本归单位所有

非法所得必须归单位所有或基本归单位所有,例如用于发放工资、奖金、集体福利或进行其他经济活动,或进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单位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情况

在认定单位合同诈骗罪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法人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实施合同诈骗行为

如果法人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以法人或单位的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并且犯罪非法所得归法人或单位所有,属于单位合同诈骗。如果是假冒法人或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以法人或单位名义实施的合同诈骗行为,并且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事后不追认,属于个人合同诈骗。

2、法人或单位组织内自然人实施合同诈骗行为

如果法人或单位组织内的自然人在职务范围内以法人或单位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并且犯罪非法所得归法人或单位所有,属于法人或单位合同诈骗。如果是以法人或单位名义实施的非职务行为或非授权行为,并且法人或单位事后不追认,属于个人合同诈骗。

3、自然人经法人或单位授权实施合同诈骗行为

如果自然人经法人或单位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以法人或单位的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或者无代理权的自然人以法人或单位的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后经法人或单位追认,并且犯罪所得归法人或单位所有,属于法人或单位合同诈骗。如果是盗用、冒用、伪造法人或单位公文、证件、印章,或以终止后的法人或单位的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属于个人合同诈骗。

对单位合同诈骗罪的处理

在处理法人或单位合同诈骗案件时,除了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外,还应对法人或单位进行必要的刑事处罚,并让其承担行政、民事或经济责任。因为这种犯罪是以法人或单位整体意志进行的活动,非法所得也全部或基本归法人或单位所有,所以对法人或单位进行惩罚是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合同诈骗犯罪都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2.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3.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4. 挪用合同款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5. 昌邑法院审结伪造经济合同诈骗案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5. 一、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
  6.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7. 仓单的法律属性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2. 天津市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官方范本)
  3.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完整版)
  4. 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