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15
合同的终止可以由以下原因导致:
合同履行完毕指债务得到清偿,即债务人按照合同规定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当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时,例如合伙终期届至,合同可以终止。
免除是指债权人向债务人表示免除债务责任的意思表示,而债务人表示接受,从而导致合同终止。当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时,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全部终止。
抵销是指双方互相负有债务,在相互债务金额相等的情况下相互抵消,从而导致双方债权同时消灭的法律行为。抵销可以分为单方抵销、合同抵销和判决抵销。当事人互相负有到期债务,且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和品质相同,任何一方都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法律规定或合同性质不允许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互相负有债务,但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和品质不同,经过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进行抵销。
提存是指债权人因受领迟延或债权人无法提供给付的情况下,债务人将标的物提交给提存机关,从而消灭债务的法律行为。根据《合同法》第101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时,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混同是指债权和债务归于同一人,即同一个人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这种情况下债权关系消灭。混同的原因主要有民法上的继受、商法上的继受和特定继受。当债权和债务归于同一人时,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解除是指合同成立后,双方协议或一方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停止合同效力,导致合同终止的法律行为。根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在催告后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此外,当事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原因也可以导致合同终止。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但也存在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