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向合同诈骗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法律知识

民事欺诈向合同诈骗区别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55657

(1)主观目的不同。

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六十九的规定、合同诈骗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a、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b、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延伸阅读
  1. 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
  2. 民事欺诈和合同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3. 合同欺诈与诈骗区别
  4. 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联系与区别
  5. 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霸王条款是否构成合同欺诈
  2.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3.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4. 昌邑法院审结伪造经济合同诈骗案
  5. 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6.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探讨
  7.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