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提存有哪些原因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提存法律知识

担保提存有哪些原因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09-16

 
54887
担保提存的六种原因

提存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提存制度是指在债务人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以消除债务的一种制度。

提存制度的六种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存制度主要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

1. 转让抵押物的情形

如果抵押人在抵押期间将抵押物转让,根据与抵押权人的约定,抵押人应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第三人提存。

2. 保管质物可能存在风险的情形

当出质人认为质权人无法妥善保管质物,可能导致质物灭失或毁损时,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

3. 质物损坏或价值减少可能危害质权人利益的情形

如果质物损坏或价值明显减少可能危害质权人的权益,质权人可以拍卖或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所得价款向第三人提存。

4. 凭证出质的情形

当以载明兑现或提货日期的权利凭证进行出质,且兑现或提货日期先于债务履行期时,质权人有权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兑现或提货,并与出质人协议将兑现的价款或提取的货物向第三人提存。

5. 股票转让的情形

如果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转让出质的股票,出质人应将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向第三人提存。

6. 知识产权转让或许可的情形

当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已经出质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时,出质人应将所得的转让费或许可费向第三人提存。

提存制度的意义与价值

提存制度的实施可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确保债务人在无法履行合同时通过提存消除债务。同时,提存机关的介入可以提供中立的仲裁和监督,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这一制度的存在为债务人和债权人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解决债务纠纷的方式,有助于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延伸阅读
  1. 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合法性要求
  2. 不当得利的标的物及其返还
  3.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4. 担保提存的给付条件有哪些?
  5. 买受人下落不明无法按期受领货物,出卖人可以提存吗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
  2. 一、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期限
  3.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4. 解除合同后当事人的救济措施
  5. 提存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6. 超过20年无人认领?提存标的的最佳处理方法?
  7. 出卖人依法提存货物,谁负担提存费用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投标委托保证合同范本
  2. 委托保证合同
  3. 个人住房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4. 连带责任保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