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中当事人有哪些义务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0-03
委托合同的概念
委托合同的定义和特征
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并根据约定支付或不支付报酬的合同。委托合同是一种典型的劳务合同,受托人以委托人的费用办理委托事务。委托合同具有人身性质,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或无偿合同,是一种双务合同。
受托人的义务
受托人在委托合同中有以下义务:
- 办理委托事务的义务:受托人原则上应亲自办理委托事务,只有在获得委托人同意或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可以转托他人。
- 遵守委托指示的义务。
- 报告的义务:受托人应向委托人报告委托事务的情况。
- 转移利益的义务:受托人应及时将办理委托事务所得的各种利益转移给委托人。
- 转移权利的义务:受托人应将以自己名义办理委托事务所得的权利转移给委托人。
委托人的义务
委托人在委托合同中有以下义务:
- 支付费用的义务:无论委托合同是否有偿,委托人都有义务提供或补偿委托事务的必要费用。
- 付酬义务:对于有偿委托合同,委托人应向受托人支付约定的报酬。
- 赔偿责任。
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334条的规定,委托开发合同研究开发人的违约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未按计划实施研究开发工作的:委托人有权要求研究开发人按计划实施研究开发工作,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若研究开发人逾期两个月不实施计划,委托人有权解除合同,研究开发人应返还研究开发经费,并赔偿委托人的损失。
- 将经费用于合同以外目的的:委托人有权制止研究开发人,并要求其退还相应经费用于研究开发工作。若研究开发人逾期两个月仍未退还经费,委托人有权解除合同,研究开发人应返还研究开发经费,并赔偿委托人的损失。
- 研究开发成果不符合约定条件的:由于研究开发人的过错,导致研究开发成果不符合合同约定条件,研究开发人应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若研究开发工作失败,研究开发人应返还部分或全部研究开发经费,并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