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15
我们很多人对于题目中提到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很清楚,理解的也不是很透彻。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知识,一起往下面看看吧。
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条件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统一论
根据《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时起生效。有学者认为,《合同法》主张合同成立与生效同时发生,否认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不同的“分离论”。他们认为“分离论”存在三个主要缺陷。
缺陷一:合同自由与依法生效的分离
根据“分离论”,合同自由交给了当事人,而合同的依法与生效则由国家评价,被视为合同的外部因素。这种观点将合同自由与依法生效分离,存在缺陷。
缺陷二:误导当事人
“分离论”误导了当事人,它告诉当事人只要坚持合同自由,合同就能成立,而合同是否依法和生效则是国家的责任。这种观点存在缺陷。
缺陷三:逻辑上的错误
根据“分离论”,合同成立意味着当事人应当依合同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但合同又可能无效。这种观点的理由并不充分。根据《合同法》第44条,合同应当依法成立,并指出了合同生效的时间。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依法成立的合同生效时间就是合同成立的时间。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例外情况
尽管《合同法》第44条规定了大多数合同成立与生效时间的同一性,但并不表示合同成立与生效完全统一。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也可以适用其他规定。
合同签订与生效的分离
在现实中,很多合同分为合同签订或成立的时间,而另定一个具体时间使合同生效,这种做法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和认可。《合同法》第45条和第46条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该条规定也强调了合同成立的“依法”性,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有可能生效。这样会促使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必须依法。此外,“分离论”的三个缺陷也都无法成立。
附条件和附期限合同的生效
《合同法》第45条和第46条规定了附条件和附期限合同才能生效的情形,进一步证实了合同成立与生效之间的差异。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性质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合同法》第45条和第46条等规定了合同成立与生效之间的差异。合同成立的制度主要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和合同自由原则,而合同生效制度则体现了国家对合同关系的评价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