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1 更新时间:2024-09-26
带方案出让是指政府在土地出让前,明确规定城市设计、建设工程方案、功能运营、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等相关条件,并将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的前提条件。受让人在取得土地后,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施工建设和经营,以落实相关的条件和要求。根据带方案的不同,土地带方案出让可分为带城市设计方案、带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带基础设施条件、带功能运营要求四种类型。
在推进带方案出让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方案编制规范待完善: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对城市设计方案的编制有规范性的文件指导,对于其他类型的方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指南还不完善。
2. 出让规则欠严谨:部分城市的出让人可能利用带方案出让的特性,故意设置苛刻的限制性门槛,规避公开竞争,变相圈定前期招商对象。
3. 监管机制尚缺乏:带方案出让的地块往往附加一些限制条件,但这些条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定量考核标准,导致难以实施。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出让人难以有效监管项目的开发和运营。
在制定带方案出让的编制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目标定位:带方案出让的目标是实现出让地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结合。
2. 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案类型,如带城市设计方案适用于重点地区、重要景观地段,带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适用于与重大基础设施紧密结合的地块等。
3. 完善工作机制:在编制方案时,应符合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则,实现政府公共利益和企业自身利益的“共赢”。同时,应根据方案的不同,采取差别化的管理方法,并明确强制性指标和建议性指标。
在做好方案的同时,应加强带方案地块的出让规则,规范出让行为。具体做法包括:
1. 加强合规性和合理性审查:在地块出让前,对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方案符合相关部门的确认和要求。
2. 公示与解读:在入市公告前,召开方案解读会,向社会公众解读方案和出让流程,公开相关信息。
3. 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根据方案特点和价格收益考虑,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如招标、挂牌等。
在带方案成功出让后,应明确监管职责,强化履约管理。具体做法包括:
1. 谁提出、谁监管:相关职能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进行监管,对方案中的要求进行监控和处置。
2. 重点监管强制性指标:对于带方案出让中的强制性指标,应作为监管的重点对象,及时预警和处罚违约情况。
3. 注重“三结合”:在监管方式上,结合方案审核、竣工验收和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加强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