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忠诚承诺书效力如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法律知识

夫妻忠诚承诺书效力如何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52846
现在即使是夫妻关系这样亲密的关系也会破裂,所以很多人在结婚之前都会签婚前协议或者是夫妻忠诚承诺书等文件,那么这种文件是否有法律效力,忠诚承诺书是怎样的。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夫妻签订忠诚承诺书

据《法制日报》4月23日报道,妻子林某依据丈夫曾某出具的“忠诚承诺书”,向丈夫索要承诺的房产和赔偿。近日,漳州市芗城区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曾某存在过错,其房产归林某所有,并赔偿林某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

2005年年底,林某到漳州打工,不久认识了曾某,曾某说自己从来没结过婚,没小孩。在曾某的追求下,林某与其同居,后办理了结婚登记。二人在共同生活期间,曾某向林某出具了“忠诚承诺书”,表示若发生与他人同居、重婚、提出离婚或殴打林某等违背互相忠诚的行为,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包括房产)全部给林某,另外给林某5万元的损害赔偿金。

婚后不久,林某即发现曾某曾在2000年结婚并育有一子的事实,而且在离婚后他还与前妻保持着暧昧关系。另外,曾某还时常殴打她。林某认为,曾某存在多处违背互相忠诚的事实。于是,林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法院判决房产归她所有,曾某赔偿5万元。

如何认定夫妻忠诚承诺书效力

漳州市芗城区法院审理后作出一审判决:准予双方离婚,曾某房产归林某所有,并赔偿林某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

有关专家认为,本案中双方当事人所订立的忠诚协议,实质上是对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诚责任的具体化,既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又具备了合同的全部生效要件,法院判决合理合法。但是,此种契约关系与民商事契约有巨大差异。夫妻“忠诚承诺书”,依托于婚姻关系,其内容不得违反我国法律及公序良俗。并非所有的承诺书都会得到法院的认可,其有效性与否需要法院根据约定内容作出具体判断。通过本案,可以看出,法院对于5万元的赔偿金并未认可。

说法一夫妻“忠诚协议”有无法律效力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所谓的“忠诚承诺书”是否合法有效。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对夫妻忠诚承诺书、协议书的效力问题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实践中对此争议很大,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判决结果也不一样。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婚姻法》第46条规定,因一方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双方所订立的忠诚协议,实质上是对《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诚责任的具体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婚姻法》允许夫妻双方可以自己约定财产的处理方式,拥有对财产的处理权。“忠诚承诺书”也可以看成是对财产的一种处置,只要双方是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签约,承诺的内容和方式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也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可行性,就应该得到法律的支持。

第二种观点认为,“忠诚协议”不应受法律保护。其理由在于:第一,根据《宪法》第37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可见,人身自由是法定权利而不是约定权利。因此,通过人为约定的方式来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是不合法的。不能因为要保护其他权利而限制这一基本权利。任何强行限制这些基本权利的行为,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均是违背宪法的。夫妻忠诚协议,将夫妻双方一些基本人身权利特别是人身自由给予限制甚至是剥夺,就其本质而言,是违背宪法的。所以人身权既然是法定权利,就只能依从法定,而不能由当事人任意约定,也不能通过协议来调整。第二,《婚姻法》第4条所规定的是“夫妻应当相互忠实”,而非“必须忠实”。“应当”意在提倡,只有“必须”才是法定义务。《婚姻法》第4条所规定的忠实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夫妻一方以此道德义务作为对价与另一方进行交换而订立的协议,不能理解为确定具体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第三,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婚姻双方可以对婚前婚后财产归属进行约定,这种约定所指的财产,应是具体的,并已归属到具体的某个人。夫妻忠诚协议中所议定的补偿,则是将违约者所有权的财产补偿给对方,与夫妻约定财产归属是有区别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夫妻忠诚协议中所议定的补偿,其本质是损害赔偿,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赔偿。通过协议预先确定今后可能发生的违背协议后的损害赔偿额,也是与基本法理相违背的。这是因为,损害赔偿是以损害事实为基础,其数额不能由双方当事人预先约定。损害赔偿适用填补原则,数额上应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进行计算,而不是凭空想象。第四,如果赋予“忠诚承诺书”以法律效力,就是鼓励婚姻当事人在结婚前缔结这样一个协议,以“拴住”对方,这样势必增加婚姻的成本,也会使建立在纯洁的爱情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婚姻关系变质,婚姻不免变成类似商人买卖的讨价还价。因此,不宜认定“忠诚承诺书”具有法律效力。

由于存在上述争议,目前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的过程中,有依据夫妻双方签订的忠诚协议的约定,判令不忠一方向另一方赔偿的,也有以夫妻间的忠实义务只是道德原则,而不是强制义务,判决不予支持忠诚协议的。

就拿本案来说,漳州市芗城区法院在认定“忠诚承诺书”的效力时也存在着“矛盾”心理,一方面依据“忠诚承诺书”判决曾某的房产归林某所有,另一方面并没有按照“忠诚承诺书”的约定让曾某赔偿林某5万元,而是酌情判令曾某赔偿林某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并没有认定“忠诚承诺书”全部有效。

延伸阅读
  1. 男方出轨写的放弃房产的承诺书有效吗
  2. 食品安全保障承诺书
  3. 承诺书是否构成合同
  4. 安全责任承诺书
  5. 夫妻签订忠诚承诺书的法律效力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出口合同签字的注意事项
  2. 格式合同的定义和称谓
  3. 什么是要约引诱
  4. 商家口头承诺是否有法律效力
  5. 离职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6. 假如中介口头承诺给介绍费,但是不给介绍费怎么办
  7. 劳动者承诺放弃缴纳社保,违反法律规定无效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