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4-28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子女未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而通过法定的方式继承遗产,那么在遗产分配时可以不分或者少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应当均等分配。
然而,对于生活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
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而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但未尽扶养义务的情况下,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当然,如果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分配遗产。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当子女未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而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婚姻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相关规定。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可知,形成事实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婚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定。
因此,如果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形成了抚养关系,继子女也有相应的赡养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形成是基于双方自愿原则,且不会影响继子女与其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继子女与继父母、继子女与生父母之间同时存在权利义务关系。
如果继子女拒不承担对继父母的赡养义务,继父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子女支付赡养费,履行赡养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