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权法院的裁判标准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4-03-03
探望权的法院裁判标准
1、签订执行和解协议
根据法院的裁判标准,申请执行人可以通过与被申请执行人签订执行和解协议的方式来实现探望权。和解协议应明确探望的方式、时间、地点等具体内容。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协商探望是优先适用的方式。
2、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说服教育
法院认为,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说服教育的方式,可以使被执行人即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自动履行探望义务,从而实现申请执行人的探望权。这是实现探望权的最主要方式。
3、学校、幼儿园和居委会的协助
法院认可由未成年子女就读的学校、幼儿园或住所地居委会协助完成探望权的执行,以实现申请执行方的探望权利。具体做法是,法院执行部门向未成年子女就读的学校、幼儿园、居住的居委会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学校、幼儿园、居委会将申请执行人的未成年子女带到指定的地方,由申请人完成对未成年子女的探望和教育行为。
4、适用强制措施
为了实现申请执行人的探望权,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对于无故阻挠、刁难、隐匿子女或拒绝申请执行人行使探望权的人,法院可以采取训诫、罚款、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以促使申请执行人的探望权得以实现。
5、变更监护人诉讼权利
若探望权强制执行案件涉及申请执行人行使变更监护人的诉讼权利,申请执行人可以将案件起诉到法院。法院将依法判决变更监护人的判决生效,从而终结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