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故意传播传染病罪的刑事责任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传播传染病罪是指以放火、决水、爆炸或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采用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故意传播传染病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罪是指以放火、决水、爆炸或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采用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对于犯罪分子,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疫情防控时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意义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安排,并按照中央政法委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各部门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法律规定,依法及时、从严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原体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将被判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具体情形包括: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未满隔离期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未满隔离期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从而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对于其他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具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将被判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如果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有关疫情防控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疫情防控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疫情防控公务的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措施的行为,将被判处妨害公务罪。对于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将被判处妨害公务罪,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