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抚养费标准是多少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25
人身损害抚养费标准的确定
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标准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被扶养人生活费标准的计算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进行的。赔偿权利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如果受害人在农村户口,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1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那么在计算赔偿金额时,可以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进行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年限
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时,计算赔偿费用的年限是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时,计算赔偿费用的年限是二十年。但是,如果被扶养人年龄超过六十周岁,则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如果被扶养人年龄超过七十五周岁,则按照五年计算。
赔偿份额及总额限制
如果受害人是唯一的扶养人,那么侵害人应当承担被扶养人的全部生活费。如果受害人还有其他同等顺序的扶养人,那么侵害人应当承担受害人应当承担的部分。如果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那么赔偿义务人只需要赔偿受害人应当负担的部分。例如,如果父亲受伤或死亡,还有母亲或其他人在扶养被扶养人,那么侵害人只需要赔偿受害人应当负担的部分,而不需要承担其他人扶养的部分。如果被扶养人有多个人,那么每年的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确定被抚养人的证明
主张权利人在确定被抚养人时,需要提供扶养关系的证明。如果被抚养人已成年,男性在十八周岁以上但六十周岁以下,女性在十八周岁以上但五十五周岁以下,赔偿权利人需要提供无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或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出具的证明,并同时提供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证明被抚养人无其他生活来源。
被扶养人死亡情况下的赔偿
如果在事故发生后至赔偿前,被抚养人死亡,那么被抚养人的生活费不予赔偿。但是可以要求在事故发生后至被抚养人死亡期间给予适当的补偿。
依法应当由受害人扶养的人的赔偿
在受害人死亡之前,依法应当由受害人扶养的人不需要实际扶养被抚养人。但是在受害人死亡后至人民法院裁判前丧失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情况下,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的生活费是有依据的。受害人死亡后出生的子女也有权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的生活费。
伤残情况下的被扶养人生活费计算
对于伤残的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 不满18周岁的被抚养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受诉人民法院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18 - 实际年龄) ÷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 伤残赔偿指数 - 18周岁-60周岁的被抚养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20年 ÷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 伤残赔偿指数 - 60周岁-75周岁的被抚养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20 - (实际年龄 - 60)] ÷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 伤残赔偿指数 - 75周岁以上的被抚养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5年 ÷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 伤残赔偿指数 - 被扶养人有多个人时:
赔偿义务人承担的年赔偿总额 ≤ 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受害人死亡情况下的被抚养人生活费计算
对于受害人死亡的情况,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 不满18周岁的被抚养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受诉人民法院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18 - 实际年龄) ÷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 18周岁-60周岁的被抚养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20年 ÷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 60周岁-75周岁的被抚养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20 - (实际年龄 - 60)] ÷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 75周岁以上的被抚养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5年 ÷ 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 - 被扶养人有多个人时:
赔偿义务人承担的年赔偿总额 ≤ 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