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可撤销被列名吗?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5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人民法院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 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 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 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 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如果存在纳入期限,则不适用上述规定。纳入期限届满后三个工作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删除失信信息。根据本条第一款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被执行人若再次具备本规定第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重新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的六个月内,申请执行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
一般情况下,法院强制执行在生效判决后的六个月内结束,但中止执行的时间应予以扣除。如果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执行期限,需要由本院院长批准。法院会采取多种方法执行被申请人的财产,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以及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5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