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证罪的量刑标准及定义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2
根据我国《刑法》第305条的规定,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伪证罪的特殊性
伪证罪具有以下几个特殊性:
-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刑事诉讼,对于民事诉讼中作伪证的行为,不属于本罪调整范围。
- 犯罪主体:在刑事诉讼中的四类人,即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 客观方面:行为人在刑事诉讼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
- 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并且具有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目的。
伪证罪在各国的规定
除了中国,《刑法》对伪证罪的规定,其他国家也有相应的规定:
- 美国:在美国,宣誓下作假证供是联邦罪行,最高可被判监5年。
- 英国:证人可以宣誓或确认会说真话,确认和宣誓在法律上效力相同。
- 法国和德国:在某些国家,疑犯在宣誓后说的话被定为不足采信,所以无论他们在审判上说什么,都不会被定本罪。
根据不同国家的规定,伪证罪的量刑标准和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