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8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如果在事前存在共同谋划的意思联络,但未实施犯罪行为或者实施了共同谋划以外的犯罪行为,这种情况不构成共同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而如果是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则不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对于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人,根据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是指就刑事责任而言,而不是比照主犯的宣告刑从轻、减轻处罚。如果主犯有其他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存在,那么主犯的宣告刑可能与从犯一样,甚至更轻。
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只能就共同所犯之罪而言,不能成为比照的对象。如果主犯犯有多个罪行,而从犯只犯了一个罪行,那么从犯只能比照与主犯共同犯罪的那个罪行处罚。
在主犯是连续犯的情况下,从犯只能比照与主犯共同参与作案的犯罪事实及主犯应处的刑罚来进行处罚。主犯单独作案的犯罪事实及应处的刑罚,应被排除在比照的范围之外。例如,如果主犯与从犯共同盗窃,之后主犯又单独连续实施了多次盗窃,那么从犯应该比照的是主犯与其实施共同盗窃应受的刑罚。
对从犯是从轻、减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所犯罪行的性质。要看从犯所参与的犯罪是法定刑较高的重罪,还是法定刑较轻的轻罪。如果从犯参与的是重罪,如参与入户抢劫,主犯判处了十年以上徒刑,那么从犯就不能免除处罚,而只能比照主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从犯参与的是轻罪,如参与销赃(最高刑为三年徒刑),则可以免除处罚。
2. 所起作用的大小。例如,盗窃罪的从犯只提供了作案工具,没有到现场,没有分赃或分赃很少,那么可以比照主犯减轻处罚,对参与犯罪的性质不很严重的,甚至可以免除处罚。而对已参与作案,并分得部分赃物的,则从轻处罚。
如果一起案件中存在多个主犯或多个从犯,那么主犯或从犯之间的量刑应当根据所起作用大小和主观恶性深浅进行区别对待。对于所起作用大、主观恶性深的主犯,应该处以较重的刑罚;对于所起作用小、主观恶性浅的主犯,则应该处以较轻的刑罚。对从犯亦然。
此量刑意见只就主、从犯所参与实施的犯罪和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而言,并未考虑其他法定或酌定的量刑情节。对于共同犯罪中的胁从犯的认定及量刑,可以参照此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