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8-01
当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并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时,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则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根据前款规定,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当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并且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时,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如果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时,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时,应予以训诫。如果情节严重,经院长批准,可以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审判人员在证人作证时应当告知其要如实提供证言,并告知其对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当审判长认为发问内容与案件无关时,应当制止。
审判人员有权询问证人、鉴定人。
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并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民警作为案发时的目击者,对在执行职务时目击到的犯罪情况进行作证。
民警就其侦查程序是否合法作证,证明证据收集是否合法。只有程序合法,证据的效力才能认定。程序公正保证了实体公正。
民警作为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出庭对鉴定意见作证。例如,刑事技术人员出具的关于痕迹、笔迹、枪弹等物证的鉴定意见,如果有异议,法院认为有必要,鉴定人就会出庭对鉴定意见进行专业的解读和说明。
鉴定人出庭作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另一种是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的鉴定人。无论哪种情况,鉴定人以其专业身份出庭作证,主要对鉴定意见的结论进行解读和说明。
要成为诉讼中的证人,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知道部分或全部案件情况:证人是直接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感知案情的人,而不是通过听说或传闻等间接感知。
2. 能正确表达意志:证人必须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志,即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以真实、清晰地陈述所感知的案件事实。
3. 能正确认识作证的法律后果。
4. 不是诉讼当事人,而是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