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6
虐待罪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虐待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权利,因此,虐待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虐待罪的对象只能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婚姻关系形成的最初的家庭成员、血缘关系引起的家庭成员、收养关系发生的家庭成员,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形成的家庭成员。
虐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包括积极的作为,如殴打、捆绑、禁闭、讽刺、谩骂、侮辱、限制自由、强迫超负荷劳动等,又包括消极的不作为,如不给治疗、不给吃饱饭、不给穿暖衣等。
虐待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偶尔的打骂、冻饿、赶出家门不能认定为虐待行为。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即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被害人是弱势群体。
虐待罪的主体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
虐待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故意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虐待的动机多种多样,不论出于什么动机,都不影响定罪,但量刑时应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