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处置财产罪的举报对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非法处置财产罪的举报对象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1

 
42874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非法处置法院查封冻结、扣押财产的行为,举报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进行举报。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举报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也有权利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如果案件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应当移送给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举报人、控告人、报案人。如果案件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但又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再移送给主管机关。

如果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适用第三款的规定。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行为,且情节严重。

本罪的对象

本罪的对象只能是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所谓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是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履行法律规定的手续而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财产包括财物和款项。如果行为人侵害的对象不是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则不构成本罪,而可能构成其他罪。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存放位置对构成本罪没有影响。

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的行为

隐藏是指将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隐蔽、藏匿起来,意图不使司法机关发现。转移是指将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改换位置,从一处移至另一处,意图使司法机关难于查找或者使其失去本应具有的证明效力。变卖是指违反规定,将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出卖以换取现金或其他等价物。故意毁损是指将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进行损伤、损毁,使之失去财物或者证据价值。

情节严重的标准

只有情节严重的行为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是指行为人的妨害行为导致判决、裁定的财产部分无法执行,严重干扰了案件的侦查、起诉活动,或者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坏的财产数量巨大。

选择性罪名

本罪是选择性罪名,根据行为人实际所实施的行为来认定罪名。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电话录音作为有效证据的法律规定
  2. 财产保全费用的相关法律依据
  3. 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手续
  4. 律师费和诉讼费的计算方法
  5.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
  6. 二审并非终审,如何纠正错误判决
  7. 如何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