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09-18
在没有抚养权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对子女进行照看。根据法律规定,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责任,这种责任不会因为离婚或者是否有抚养权而丧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然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而对于哺乳期后的子女,如果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将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作出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应由双方协议,如果协议不成,将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需要注意的是,子女在必要时可以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这不会妨碍已有协议或判决的执行。
1、法院的判决、裁定及调解书一经生效即产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强制力,各方当事人均应按照法律文书的内容履行各自义务。如果当事人不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权利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当事人不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权利人无法申请强制执行,就等于否定了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法律效力,让裁判书变成一纸空文,且会让不主动履行的义务人逍遥法外,有损法律尊严。
2、对子女抚养权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不能视为对子女的人身进行强制执行,而应理解为强制被申请人履行交出子女给申请人抚养的行为。这类执行案件主要是由于被申请人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没有按照判决的内容将子女交由申请人抚养而产生的。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类案件理解为只要把孩子强行带走,然后交给申请人就完成了。法院对这类案件的执行措施应当限定在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通过合法的程序强制被申请人履行义务,而不能对子女的人身直接进行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