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定义和功能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8
股票的概念与内容
股票是一种由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代表股票持有者对股份公司部分资本的所有权。作为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具有经济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转让。
股票的用途
股票有三个主要用途:
- 作为出资证明: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时,获得股票作为出资凭据。
- 作为股东身份证明:股票持有者凭借股票证明自己的股东身份,参加股东大会并对公司经营发表意见。
- 获得经济利益:股票持有人通过股票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即分红。
股票的获取途径
人们获取股票通常有四种途径:
- 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获得股票:国有独资企业转为股份制企业时,原企业的部分财产转为股份公司的股本,原企业成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股东。
- 通过购买原始股获得股票:在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募集资金时,自然人或法人出资购买的股票。
- 通过购买二手股票获得股票:在二级市场上通过出资方式受让他人持有的股票。
- 通过赠与或继承获得股票。
无论通过何种途径获得股票,只要是合法拥有者,持有股票即表明是股票发行企业的股东,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股票的内容
股票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准才能发行,并且在其票面上必须具备一些基本内容。在我国,所有股票的发行都必须征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此外,股票的制作程序、内容和记载方式必须规范化,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
一般情况下,股票应包含以下内容:
- 发行公司的全称、注册登记地和注册日期。
- 股票的总额、股数和每股金额。
- 股票的类别,根据股票持有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同进行分类。
- 股票的票面金额和代表的股份数。
- 股票的发行日期和编号,如果是记名股票,还要写明股票持有者(股东)的姓名。
- 发行公司董事长或董事的签章,主管机关或核准发行登记机构的签章。
- 用于转让股票的表格。
- 发行公司认为应当载明的注意事项。
虽然现在股票发行和交易都借助电子计算机和高科技通讯系统进行,股票仅仅是计算机系统内的一串符号,但在法律上,上市股票仍然必须具备上述内容。股票的面额已标准化为一元人民币,发行总额等于股份公司的总股本。上市公司的其他相关信息将定期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