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2
我国《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的两罚制度,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刑外,还应对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因此,正确确定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落实犯罪单位的刑事责任,预防单位犯罪,便于司法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在单位犯罪中对单位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主管人员,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多人。他们对单位犯罪负有直接责任,是追究单位犯罪中领导或决策人员刑事责任的基础。
一般来说,单位领导或决策人员对单位犯罪负有直接责任主要有两种情形:
决策者是单位犯罪意图、犯罪计划、犯罪阴谋的创制者,是决定单位犯罪的最高指挥者或者策划者。他们并不直接参与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而是在决定犯罪后利用领导权指使具体的职能部门及其下属人员去实现犯罪计划。
这类领导或决策人员对本单位的犯罪活动事先没有参与决策,未独立决定,但仍然要负领导责任。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疏于管理,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不执行本单位或者本行业以及其他有关的规章制度,致使有关部门放任自流,公然进行单位犯罪活动。
另一种是对单位的犯罪采取放任态度,表现为已经有所发现或有所意识本单位正在进行犯罪行为,但既不制止,也不过问,听之任之,事后亦不追究,使单位犯罪在其不干预的情况下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