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土地转让法律知识

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8

 
426913
在土地承包责任制中,山西省算是做的比较好的,制定出了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试行办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个这个试行办法的有关内容。

一、承包期限的稳定

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根据群众要求,土地承包期限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实现了集约经营并确定增产的农户,可以根据承包者的要求,签定更长期的承包使用合同。对于尚未发放土地使用证的农户,应在合理的基础上尽快发放。

在规定的承包期限内,只要承包农户按合同正常经营且没有提出变动要求,不应轻易变动承包关系。承包期满后,农户仍可连续承包。

承包户必须按合同规定使用土地,严禁私自转为非农用途,严禁在承包耕地上进行任何非农业生产活动。已经进行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应责令复耕。

二、增加土地投入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和农民家庭经营都应增加土地投入。农户承包应根据土地质量等级联系产量和投入。对于投入多、产量高的农户,集体应予以奖励。每隔几年应评定一次土地等级,并进行升奖降罚。

对于在承包期间整治土地、增加投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的农户,土地转包时,集体或新承包户应给予相应补偿。对于因投入不足导致土地衰退的农户,应责令其交纳赔偿费。对于无故弃耕或荒芜土地的农户,应给予经济处罚,直至收回承包地。

允许和鼓励农民在承包地内合作兴办小型水利设施和恢复废弃的水井、高灌站等。对于农民自己新垦的耕地,从成地受益起十年内集体不提留积累,五年内不纳税。对于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农户,在转让或退包耕地时,可由集体或新承包户给予补偿。

三、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一部分长期从事非农产业并有稳定收入的农户已无力经营好耕地。原则上,应将这些承包地交回集体,重新发包给种田能手或劳多户承包。也可以在保证合同兑现的前提下,经过集体同意,由这些农户自行寻找对象转包或托户代耕。转包条件可以根据当地情况由双方商定。

对于无劳户或缺劳户自愿退包全部或部分承包地的,应予以支持。集体或转入户应为转出户提供一定数量的平价口粮。

在土地广阔、工副业发达、多数劳力已转入第二、第三产业的乡村,允许将土地转包给异地种田能手经营。

在规模经营中,有的地方出现有农机配套的“家庭农场”、农户自愿组合的合作农场、集体承包的专业化农场等,都是适应商品生产发展需要的集约经营方式,应予以肯定和支持。

四、解决地块分割过碎问题

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一些地方采取了平均分地办法,导致地块分割过碎,农户经营不便,且给农机作业、排水灌溉、病虫防治、作物种植带来困难。各地可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在做好承包户工作的基础上,对分割过碎的耕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调换。有的可以由集体协助农户自行协商调换,有的可以由集体统一组织调整和合并零碎承包地。

为了防止耕地继续分割,对于土地长期承包后出现的人口增减变动问题,一般应通过留下“机动田”或“动产不动地”的办法解决,逐步做到增人不增田、分家不分田。

五、改进提留办法,减轻承包者负担

承包土地的农户应按合同规定向集体交纳提留,完成国家农产品定购任务。各项提留和摊派应合理负担。可以按各业产值比例计算或按人、按劳、按收入分担集体提留和公共事业统筹费用。

在集体企业发达的乡、村,应从企业上交的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土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和发展生产,逐步形成长期坚持的制度。对于规模经营的商品粮大户,也应给予必要的扶助。

六、提供生产服务

围绕公有土地形成的村合作经济组织,应普遍建立并逐步健全“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承担生产服务职能、管理协调职能和资产积累职能。

对于承包土地的农户,乡、村合作经济组织有责任根据需要和可能,从灌溉、农机、植保、科技、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提供统一的生产服务。

在水利工程设施较多、灌溉面积较大的乡、村,应建立水利专业服务组织,统一制定用水规划,统一掌握水费标准,统一组织配水浇地,实行岗位责任制。

对于拥有大中型农机具的集体,可以成立农机服务专业队或将其承包给农机户保管使用,但必须由集体根据农事季节统一安排耕、播、收、运、脱粒等作业。

对于农用生产物资,如优良品种、商品肥、农药、柴油、地膜等,有条件的地方,集体可按农民的要求,统一购置和供应。对于作物种植、田间管理、防治病虫、新技术推广等,集体应提供技术指导和进行必要的组织工作,各户要按时完成各种作业任务。

所有服务内容都要纳入合同加以规定并认真兑现。对于因服务不周造成的损失,集体要承担经济责任。服务收费标准由乡、村合作经济组织根据集体经济实力确定。

七、承包合同的签订和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应由发包单位和承包者签订承包合同,合同应以文字书写,由双方签字或盖章,保证兑现。应纠正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的“口头合同”、“君子协议”等问题。

合同的变更、修订和续订都应经双方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双方签字或盖章,方可生效。

加强合同管理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要承担起农村承包合同管理的任务。

土地流转热门知识

  1. 土地流转补偿标准
  2. 合作开发协议
  3. 土地出让合同遗失的处理方法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法律依据
  5.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协议的合法性问题
  6.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7. 战略合作协议
土地流转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