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企业办理业务的细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商业银行法 > 商业银行设立法律知识

人行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企业办理业务的细则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8

 
426669
当所从事金融的公司机构在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期间,这些试点金融机构是需要法人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报送相关材料,而且在试点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融资业务前,这些机构应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本外币跨境融资业务的操作规程和内控制度,但是那么,跨境融资试点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注意事项都有那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浅要的分析一下。

一、跨境融资合同签约备案

试点企业应在跨境融资合同签约后但不晚于提款前三个工作日,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办理跨境融资情况签约备案。

二、结算银行报送信息

试点企业办理跨境融资业务的结算银行应向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报送试点企业的融资信息、账户信息、人民币跨境收支信息等。所有跨境融资业务材料留存结算备查,保留期限至该笔跨境融资业务结束后5年。

三、资金结算和信息更新

试点企业办理跨境融资签约备案后以及试点金融机构自行办理跨境融资信息报送后,可以根据提款、还款安排为借款主体办理相关的资金结算,并将相关结算信息按规定报送至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相关系统,完成跨境融资信息的更新。

四、信息更新和备案变更

试点企业应每年及时更新跨境融资以及权益相关的信息,包括境外债权人、借款期限、金额、利率和自身净资产等。如经审计的净资产,融资合同中涉及的境外债权人、借款期限、金额、利率等发生变化的,试点企业应及时办理备案变更。

五、资金往来和使用

开展跨境融资涉及的资金往来,试点企业可采用一般本外币账户办理,也可采用自由贸易账户办理。试点企业融入外汇资金如有实际需要,可结汇使用。试点企业融入资金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并符合国家和自贸区的产业宏观调控方向。

六、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报送要求

试点金融机构首次办理跨境融资业务前,应按照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以及本机构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核心资本(即一级资本)数据,计算本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和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并将计算的详细过程报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七、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业务

试点金融机构办理跨境融资业务,应在本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处于上限以内的情况下进行。如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低于上限额,则试点金融机构可自行与境外机构签订融资合同。试点金融机构可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开立本外币账户,办理跨境融资涉及的资金收付。

八、金融机构的信息报送和更新

试点金融机构应在跨境融资合同签约后执行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核心资本金额、跨境融资合同信息,并在提款后按规定报送本外币跨境收入信息,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后报送本外币跨境支出信息。如经审计的核心资本,融资合同中涉及的境外债权人、借款期限、金额、利率等发生变化的,试点金融机构应在系统中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九、统计信息报告和资金使用

试点金融机构应于每月初5个工作日内将上月本机构本外币跨境融资发生情况、余额变动等统计信息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所有跨境融资业务材料留存备查,保留期限至该笔跨境融资业务结束后5年。试点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可用于补充资本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符合国家产业宏观调控方向。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试点金融机构融入外汇资金可结汇使用。

商业银行法热门知识

  1. 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额限制
  2. 如何通过贷款购车
  3. 征信机构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有哪些
  4. 信用卡逾期超过90天的法律后果
  5. 夫妻一方征信问题对购房贷款的影响
  6. 银行股权质押业务的监管审批程序
  7. 车辆抵押银行贷款的违约后果
商业银行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