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31
在房屋征收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拆迁补偿方案,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
货币补偿是通过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进行估价,确定补偿金额。
以下是三种法定评估依据:
市场评估价是指根据估价目的和原则,由专业估价机构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对被拆迁房屋在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
商品房交易均价是指同区域同类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价格,由相关部门定期测定并公布。
重置价是指根据估价时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按照价格水平,判定出重新建造与估价对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状态建筑物的正常价格。
以上三种价格都是拆迁补偿的法定依据,根据不同情形适用于不同的补偿方案。
产权置换是根据评估方法的不同,分为价值标准产权置换和面积标准产权置换。
价值标准产权置换是通过评估被拆迁人房屋的产权价值,以新建房屋的产权进行等价置换。
面积标准产权置换是以房屋建筑面积为基础,在应安置面积内进行异地产权房屋调换,不结算差价。
产权置换又分为两种形式:
异地安置是指由于开发商项目不涉及住宅或容积率原因,无法进行回迁安置,只能在其他地块上新建安置房,并通过产权的增减实现等价置换。
回迁安置是指开发商拆迁重建项目能够完成回迁安置,通过产权置换比例进行回迁安置。
结合型补偿是指既给予货币补偿,又进行产权置换。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其他因素导致房价和地价虚高,出现了一些无法单纯通过货币补偿或产权置换解决的问题,因此出现了结合型补偿。
当地政府会公布补偿标准,按照公布标准进行补偿。如果认为补偿标准过低,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争取提高补偿标准。
《国有土地证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件》第四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房屋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职责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