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根据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以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可以采取制止不法侵害行为的措施。如果这些措施造成不法侵害人受伤或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人民警察在执行任务中实行正当防卫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正当防卫行为应当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时,应当负刑事责任。然而,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情况下,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司法解释,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时,可以按照规定使用武器和警械,包括开枪射击。然而,人民警察应当谨慎使用开枪射击这一防卫方式。即使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人民警察也不能随意开枪射击。如果其他防卫方式足以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应当采取其他防卫方式。
在以下情况下,人民警察应当停止防卫行为:
人民警察在必须实行正当防卫行为的情况下,如果放弃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后果轻微,可以由主管部门酌情给予行政处分。人民警察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然而,如果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同时,在使用武器或其他警械实施防卫时,人民警察必须注意避免伤害其他人。
上述规定适用于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其他依法执行职务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