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附带民事诉讼法律知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3

 
42343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以刑事案件的存在为前提,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涉及民事权益的争议。如果没有刑事案件的存在,就没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实质上,附带民事诉讼仍然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在法律适用上,除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事司法解释已有的规定外,适用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然而,与纯粹的民事案件相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不收取诉讼费。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9条的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此基础上,司法解释进一步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具体来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包括:

1、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的物质损失

这包括身体受到犯罪伤害的情况,被害人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被害人残疾,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如果被害人死亡,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指的是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2、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

这些财物指的是犯罪现场毁坏的财物的物质损失,不包括被告人非法占有或处置的被害人财产。例如,小麦苗被毁坏,除了实际造成的人工、施肥、养护等损失外,还包括小麦粮食可得利益的损失。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被告人的影响

根据刑事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应当结合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情况认定其悔罪表现,并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如果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以及被害方的接受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因此,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情况是认定被告人悔罪表现的要素之一,也影响到量刑。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附带民事诉讼已经调解或和解并获得被害人方谅解,通常会给予从宽处理。而对于被害人方仍然不谅解或达不到被害人方无理要求的情况,一般没有从宽处理。具体而言,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没有从宽处理:

1、当事人已达成调解协议且款项已支付完毕,被害人方不表示从轻处理。

2、被害人方要求数额过高,双方无法达成协议,被告人同意依法赔偿并将款项足额交给法院。

3、被害人方故意不提附带民事诉讼或提起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

在上述情况下,被告人同意依法赔偿并将款项足额交给法院,应当认定被告人有良好的悔罪表现,从而应当从宽处理。对于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依法宣告缓刑。正确行使审判权有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优势

总的来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以下几个优势:

1、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及时充分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参与刑事诉讼的机关和司法人员对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了如指掌,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并及时安抚被害人。

2、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正确量刑

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情况认定其悔罪表现,并在量刑时予以考虑。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是被告人悔罪的一个体现,如果没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被告人就不能获得这样的量刑情节。

3、节约诉讼资源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由同一司法机关同一组织解决,避免了重复劳动,当事人也不必受多次讼累,节约了司法资源。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2. 死刑复核程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判处死刑的案件如何确定核准法院
  4.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5.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误工损失
  7. 刑事附带民事先审理哪个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