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6
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审理就是重要的过程。我们都知道答辩状是一个形式,很多当事人都需要向法院递交答辩状,但是也有不交答辩状的时候。那么,不交答辩状法院能继续审理案件吗?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起诉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书,当事人应在收到裁决书后的15日内提起诉讼。
二、受理
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如果不符合起诉条件,应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应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案件由审判员或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确定组成人员后,应在三日内通知当事人。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三、开庭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应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在开庭三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开庭时间和地点。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将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诉讼程序。开庭审理结束后,人民法院应依法作出判决。如果可以调解,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话,应及时作出判决。
四、判决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案件,应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在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的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以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应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