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合同失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 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附有解除条件。附有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生效;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失效。如果当事人以不正当的方式阻止条件的成就,视为条件已成就;如果以不正当的方式促成条件的成就,视为条件未成就。
2. 附有期限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附有期限。附有生效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满时生效;附有终止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满时失效。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要约失效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 拒绝要约:当要约人收到受要约人明确拒绝要约的通知,或者对要约进行了修改、限制或扩张的通知时,要约即被拒绝而终止效力。即使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又表示同意,其意思表示也被视为发出的新要约。
2. 要约人撤销要约:只要要约人按照法律规定条件撤销要约,要约即失效。
3. 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要约的有效期限是受要约人可以承诺的有效期限。在该期限届满时,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要约失去效力。在该期限届满后,受要约人又表示接受要约的,该意思表示不为承诺,只能看作是一种新要约。
4. 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对要约进行修改后的“承诺”被视为受要约人对要约人发出的新要约,是对原有要约的拒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和第一百六十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也适用上述合同失效的规定:
1. 附有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有条件,但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有条件的除外。附有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生效;附有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失效。
2. 附有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有期限,但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有期限的除外。附有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期限届满时生效;附有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期限届满时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