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庭审答辩程序及要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庭审答辩程序及要点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7

 
420974
民事诉讼在庭审的时候是需要进行答辩,它也是庭审中的程序的一部分,面对庭审需要有相应的技巧,也需要注重相关的法律规定,按照步骤一步步的完成,那么,民事诉讼庭审答辩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你可以看一看。

在民事诉讼中,被告应根据原告的具体诉讼请求和理由来进行答辩。答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原告所述事实或理由的成立进行辩驳

被告可以针对原告提出的事实或理由进行辩驳,阐明其不成立的理由。

2. 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评估

被告应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有法律依据并符合法律规定。

3. 对原告提出的证据的充足性进行质疑

被告可以对原告提出的证据的充足性进行质疑,提出相关的反驳意见。

4. 对本案责任的判断

被告可以对本案是否负有责任以及双方责任大小进行辩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答辩内容,具体的答辩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庭审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民事诉讼中的答辩期限

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收到起诉状后有15日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的权利。

答辩状是被告对原告的起诉状中所陈述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进行承认或否认的陈述,并附上相应的理由。如果在15日内未能提交答辩状,也可以在参加开庭时当庭进行答辩。

如果被告需要向法庭提交证据,必须在答辩期限内将证据的复印件一并提交法庭。证据的原件则待正式开庭时带到法庭进行质证。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收到起诉状后有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后,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出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

是否可申请延长答辩期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分别为15日和不少于30日。然而,当事人如有要求答辩和延长举证期限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有权延长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但在简易程序中,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一般不得超过15日。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是否合法
  2.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3.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4.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5.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
  6. 江歌案庭审临近,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
  7.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