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8

 
420008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等。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挪用资金罪或挪用公款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资金挪用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如果挪用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或非法活动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对于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或数额较大且不退还的情况,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有上述行为,将根据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结果加重犯处罚原则的适用范围和原则
  2. 偷回交警扣押的自己的摩托车是否构成盗窃罪
  3. 职务侵占罪数额判决标准及量刑
  4. 参赌人员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5.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法律解析
  6. 传播淫秽物品罪及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7. 吸k粉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