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众筹模式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法律知识

不同众筹模式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9

 
418490
中国式众筹虽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法律风险。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类型,与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相比,其法律风险最为突出和明显。那么,不同众筹模式,该如何避开相关法律风险?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第一、玩众筹如何避开刑事及行政法律风险?

众筹可能触犯刑事法律风险和行政法律风险,其中行政法律风险与刑事法律风险具有关联性和对应性。债权类众筹可能触碰非法集资类犯罪,股权类众筹可能触碰非法证券类犯罪,回报类众筹可能触碰集资诈骗类犯罪,捐赠类众筹可能触碰集资诈骗类犯罪。为避免这些风险,众筹平台需遵守法律红线。

1、债权类众筹如何避开刑事或行政法律风险?

债权类众筹需避免触碰非法集资类刑事犯罪或行政违法风险。具体做法包括:将自身定位为中介平台,不直接经手资金、不提供担保、不承诺回报、不募集资金、不建立资金池;严格审查融资方信息,防止虚假信息发布。

2、股权类众筹如何避开刑事或行政法律风险?

股权类众筹需避免触碰非法证券类刑事犯罪或行政违法风险。具体做法包括:不向非特定对象发行股份、不向超过200个特定对象发行股份、不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发行股份;严格审核投资方和项目发布方的信息,防止发布虚假信息。

3、回报类众筹如何避开刑事或行政法律风险?

回报类众筹需避免触碰集资诈骗类刑事犯罪或非法金融类行政违法行为。具体做法包括:严格审查项目发布人的信息和项目的真实性、严格监管募集资金、不为项目发起人提供担保责任。

4、捐赠类众筹如何避开刑事法律风险?

捐赠类众筹需避免被虚假公益项目信息发起人利用,触碰集资诈骗类刑事法律红线。具体做法包括:严格审查项目发布人的资格和公益项目的情况、严格监管募集资金。

第二、玩众筹如何避开民事法律风险?

为避免民事法律争议,众筹平台应设立众筹规则并与参与者签署完整的协议,对需求双方签署具体债权或股权投融资协议,对股权代持问题签署股权代持协议,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第三方支付的行业特点
  2. P2P网贷诈骗的手法及应对措施
  3. 一、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标准
  4. 非法集资的判定标准
  5. 支付流程
  6. 如何查询第三方支付公司是否持有牌照
  7. 非法集资处罚额度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