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3
自1996年7月国家工商局下发《关于印发〈广告审查员管理办法〉的通知》以来,广告审查员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建立。自1997年起,超过8万人通过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的广告审查员培训考试,并获得了《广告审查员证书》。目前,持证广告审查员约有6万至7万人,分布在各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体中。通过广告审查员的培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基本完成了对中国广告业的普法工作。
广告审查员制度的实施对广告市场秩序的改善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近三年的全国广告监测表明,除医疗、药品、食品、医疗器械、房地产、技术转让和加工承揽类广告外,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类别的广告基本符合规范,广告违法率一般在5%以下。这些广告的规范主要依靠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的自律,通过广告审查员的审查来实现。这是广告审查员制度几年来的基本成果。这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广告审查员可以发挥审查把关作用,是必要的。几万名广告审查员及其所从事的广告审查工作是维护我国广告市场秩序的重要基础。认识这一点对今后广告审查员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广告审查员制度最初的目的是将广告经营单位自行审查广告的法定义务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通过他们的工作使广告经营单位自律、守法。然而,从实际管理工作来看,在一些违法率较高的广告活动领域,广告审查员的工作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医疗、药品、食品等广告的违法率一直较高。以医疗广告为例,一些媒体的违法率超过50%,个别媒体甚至超过90%。而这些媒体中,大多数都有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广告审查员。这说明仅靠几万人的广告审查员队伍还不足以遏制某些类别广告的违法行为,不足以规范当事人的广告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对广告审查员的管理思路和方式进行深刻反思,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行政执法资源,以更好地发挥广告审查员的作用。这种反思对于转变广告审查员工作至关重要。
广告审查员制度的初衷是通过广告审查员的具体工作促使广告经营单位守法、自律。然而,实践证明仅依靠广告审查员队伍是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广告审查员的管理思路和方式,以提高广告市场秩序的规范性。
广告审查员的管理工作对于科学合理地使用行政执法资源,进一步发挥审查员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广告审查员的培训、发证机制,以及如何更好地配备和利用广告审查员的问题。只有通过改进广告审查员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广告审查员的作用,维护我国广告市场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