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0
甲对医院救治不力致其母死亡一事表示怀疑,并采取了设立灵堂、烧纸钱等方式向医院讨说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刑法规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执法为民的原则要求我们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特别是对那些对社会产生恶劣影响的涉医犯罪行为,应依法从严惩处,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根据《刑法》第293条的规定,有以下几种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根据这一规定,甲的行为符合第四项的情况,即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但只有当这种行为造成医院秩序严重混乱时,才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如果甲母的死亡确系医院救治不力所致,那么医院对于这起冲突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甲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且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因此,不能轻易将甲的行为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答案D中提到的如以寻衅滋事罪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同时发布禁止令禁止甲1年内出入医疗机构的做法是错误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入特定区域、场所。然而,医疗机构是公民正常生活中必须接触的场所,如果禁止甲1年内进入医疗机构,将违背常理,并与执法为民的理念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