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和控制施工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施工 > 工程施工合同法律知识

防范和控制施工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5

 
411475
施工合同是发包人以及承包人签订的合同,合同的履行应该根据相关政策审核通过的前提下才可以得以施工,否则将违反相关的规定。承包人应该订立具体的施工时间,并且在一定时间内确保工程能够完工,并且告知发包人。下面,就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可操作的流程和环节,如介绍信开具、招标信息跟踪、中标情况汇总、合同草拟、洽谈、评审、用印、履约跟踪、变更、违约、解除和终止等。分公司设立的企业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增加自己的管理制度,以减少失误和市场风险。

建立合同管理机构

大中型施工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设立合同管理岗位,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合同管理人员应具备法律、法规和工程管理、造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采用统一的合同文本

最好直接使用建设部和国家工商局推荐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该文本具有规范、全面、严谨、准确的特点,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然而,市场中的强势业主和发包方通常不愿采用该文本,施工方应对自己拟订的合同条款进行仔细斟酌,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把好合同评审关

合同评审应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进行,要充分研究招标技术文件,并评审项目的合法性、工程承接的可能性、施工难易程度、资信状况、风险程度以及业主或发包方的经营业绩与履约能力等。企业的合同主管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协同进行评审,并对合同涉及的法律依据、施工和材料要求、免责条款等进行严格审核或修改。

建立严格的印章使用制度

企业的合同专用章是代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外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签订合同的凭证,因此应实行合同专用章审批和使用分离的规定,由企业主要领导负责审批,并指定专人负责登记、用印和保管。

加强履约合同过程中的管理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合同的司法解释》等相关法律规定,加强签证管理,及时收集和整理原始凭证,以减少合同纠纷和经济损失。

提高防范能力

施工企业应学习与建设工程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如《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并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施工合同的司法解释》等具体法律根据,以保护自身权益。

建筑工程施工热门知识

  1. 施工许可证的定义和作用
  2. 工期延长申请报告
  3. 开标会议程序
  4. 法律咨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委托任务范围内的设计变更原因
  5. 屋面防水工程的类型
  6. 工程合同转让经纪纠纷的处理方法
  7. 根据《建筑法》的规定,申请施工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建筑工程施工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