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9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居民,如果愿意在身故后无偿捐献器官,可以前往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或住院地的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或登记站办理捐献意愿登记手续。捐献者可以自己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也可以通过器官捐献协调员进行填写。在表达器官捐献意愿时,捐献者需要征得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亲属的同意。一旦完成登记,相关资料将被录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者登记管理系统,并且会进行保密处理。
当潜在捐献状态出现后,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将派遣专职协调员和专家评估小组前往潜在捐献者所在医院,开展相关工作。评估工作包括核实潜在捐献者是否存在法律、伦理等方面的问题,确认捐献的意向,并评估潜在捐献者是否有医学禁忌症或处于待捐状态等。这些工作旨在确保捐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已经办理捐献登记的患者,如果因为意外事故或疾病达到潜在捐献状态,可以由捐献者的配偶、成年子女或父母等直系亲属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确认器官捐献的意愿。
一旦确认捐献登记,当捐献者在所在医院被确认死亡后,器官捐献协调员会将捐献者的相关信息报送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然后,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通知器官获取组织,进行器官的获取工作。在获取过程中,器官捐献协调员将见证整个过程,确保只摘取捐献者同意捐献的器官或组织。
省级人体器官专家组根据器官分配与共享原则对捐献的器官进行分配。为了确保公正和公平,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对器官捐献和分配的过程进行见证。
器官捐献者完成捐献后的遗体将由医院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以恢复遗体的原貌。对于有遗体捐献意愿的捐献者,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联系遗体接收站,接收遗体并提供合适的处理。对于没有遗体捐献意愿或不符合接收条件的捐献者,医院将移交给家属并协助处理善后事宜。
为了缅怀和纪念器官捐献者,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规划建立纪念碑、纪念林、纪念馆或纪念网站等场所。这些场所将为捐献者家属提供缅怀亲人的场所。
对于家庭贫困的捐献者家属,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将提供困难救助。家属可以提出申请,经核实后,将给予一定的困难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