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行政协议过程中,有损害社会利益的如何处理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依法签订行政协议的,就需要履行行政协议中的义务,而履行行政协议时,不得侵犯他人利益,那么履行行政协议过程中,有损害社会利益的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履行行政协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当被告作出变更或解除协议的行政行为后,如果原告申请撤销该行为,法院在判决时不会支持原告的请求,而会判决被告进行补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在履行行政协议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被告进行变更或解除协议的行政行为后,如果法院经审理认为该行为合法,将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如果该行为给原告造成了损失,法院将判决被告进行补偿。如果被告变更或解除行政协议的行政行为符合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的规定情形,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以要求被告重新进行行政行为。如果被告变更或解除行政协议的行政行为违法,法院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判决被告继续履行协议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如果该行为给原告造成了损失,法院将判决被告进行赔偿。
行政协议的作用
行政合同虽然允许双方当事人自由协商,但仍保留行政机关必要的行政优先权作为条件。行政合同是对行政命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管理手段的重要补充形式,具有弹性和灵活性。行政合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机关方面
通过订立行政合同,行政机关既可以更好地行使行政职能,确保国家行政目标的实现,又可以因为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明确性而避免相互推诿和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
2、相对方方面
通过订立行政合同,相对方既可以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以在合同争议发生后有据可依,通过控告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