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关于本市办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标准的意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关于本市办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标准的意见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5

 
408000

一、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为起点标准:

  1. 造成死亡1人以上;
  2. 造成重伤3人以上;
  3. 造成公私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二、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为起点标准:

  1. 造成死亡1人以上但不满3人;
  2. 造成重伤3人以上但不满10人;
  3.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以上但不满100万元;
  4. 居民受灾10户以上但不满30户,且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5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为起点标准:

  1. 造成死亡3人以上;
  2. 造成重伤10人以上;
  3. 造成死亡和重伤10人以上;
  4.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5. 居民受灾30户以上,且直接经济损失总计50万元以上。

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为起点标准:

  1. 制造军用、非军用枪支1支以上、成套散件1套以上或者主要零部件50件以上;
  2. 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2支以上、成套散件2套以上或者主要零部件100件以上;
  3. 制造军用、非军用专用子弹500发以上或者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非军用专用子弹1000发以上;
  4. 制造各类炸药10公斤以上或者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各类炸药20公斤以上。

若达到以上起点标准的5倍以上,应当视为“情节严重”。

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两款各起点标准的5倍。

非军用枪支是指射击运动枪、猎枪、麻醉注射枪、气枪、钢珠枪、催泪枪、电击枪以及其他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使人丧失知觉的枪支。

四、交通肇事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对于交通肇事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为起点标准:

  1. 对事故负主要责任,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对事故负主要责任,造成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
  2. 对事故负次要责任或者同等责任,同时具有逃逸或者其他恶劣情节;
  3. 使公私财产遭受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为起点标准:

  1. 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同时具有逃逸情节;
  2. 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具有造成死亡2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等特别恶劣情节。

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应当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为起点标准。

五、消防责任事故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对于消防责任事故罪,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以“造成严重后果的”为起点标准:

  1. 造成死亡1人以上但不满3人;
  2. 造成重伤3人以上但不满10人;
  3.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但不满80万元;
  4. 居民受灾10户以上但不满30户,且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5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后果特别严重”为起点标准:

  1. 造成死亡3人以上;
  2. 造成重伤10人以上;
  3. 造成死亡和重伤10人以上;
  4.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以上;
  5. 居民受灾30户以上,且直接经济损失总计50万元以上。

六、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对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为起点标准:

  1. 销售数额5万元以上但不满20万元,或者待销售数额10万元以上但不满30万元;
  2. 销售数额20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或者待销售额30万元以上但不满60万元。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为起点标准:

  1. 销售数额50万元以上但不满200万元,或者待销售数额60万元以上但不满210万元。

销售数额200万元以上,或者待销售数额210万元以上的,应当以“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为起点标准。

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四款各起点标准的5倍。

七、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以“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1. 因使用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农田失收、减收、牲畜死亡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以上但不满10万元;
  2. 因使用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农田失收、减收、牲畜死亡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1. 因使用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农田失收、减收、牲畜死亡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三款各起点标准的5倍。

八、虚报注册资本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对于虚报注册资本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1. 虚报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
  2. 虚报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一倍以上。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后果严重”为起点标准:

  1. 其他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2. 其他单位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若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已达到以上起点标准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并具有行贿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人员或者注册后实施诈骗等违法行为的,应当视为“其他严重情节”。

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三款各起点标准的5倍。

九、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对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1.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30万元以上并占其出资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款起点标准的5倍。

十、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5万元以上但不满10万元,应当以“数额较大”为起点标准。

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0万元以上,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十一、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对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3万元以上但不满10万元,应当以“数额较大”为起点标准。

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10万元以上,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两款各起点标准的5倍。

十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对于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获取非法利益10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获取非法利益50万元以上,应当以“数额特别巨大”为起点标准。

十三、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对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国家利益遭受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应当以“重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国家利益遭受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应当以“特别重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十四、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家利益遭受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应当以“重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国家利益遭受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应当以“特别重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十五、国家工作人员渎职造成严重损失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渎职造成严重损失罪,国家利益遭受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应当以“重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国家利益遭受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应当以“特别重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十六、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对于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国家利益遭受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应当以“重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国家利益遭受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应当以“特别重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十七、伪造货币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对于伪造货币罪,伪造货币总面额2000元以上但不满3万元,或者币量200张(枚)以上但不满3000张(枚),应当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为起点标准。

伪造货币总面额3万元以上,或者币量3000张(枚)以上的,应当以“数额特别巨大”为起点标准。

行为人制造货币版样或者与他人事前通谋,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十八、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总面额4000元以上但不满5万元,或者币量400张(枚)以上但不满5000张(枚),应当以“数额较大”为起点标准。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总面额5万元以上但不满20万元,或者币量5000张(枚)以上但不满2万张(枚),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总面额20万元以上,或者币量2万张(枚)以上的,应当以“数额特别巨大”为起点标准。

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以购买假币罪从重处罚。

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十九、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假币换取货币,总面额不满4000元,或者币量不满400张(枚),应当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为起点标准。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假币换取货币,总面额4000元以上但不满5万元,或者币量400张(枚)以上但不满5000张(枚),应当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为起点标准。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假币换取货币,总面额5万元以上,或者币量5000张(枚)以上,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二十、持有、使用假币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持有、使用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总面额4000元以上但不满5万元,或者币量400张(枚)以上但不满5000张(枚),应当以“数额较大”为起点标准。

持有、使用假币总面额5万元以上,或者币量5000张(枚)以上,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二十一、变造货币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变造货币罪,变造假币总面额2000元以上但不满3万元,或者币量200张(枚)以上但不满3000张(枚),应当以“数额较大”为起点标准。

变造假币总面额3万元以上,或者币量3000张(枚)以上,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二十二、高利转贷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对于高利转贷罪,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应当以“数额较大”为起点标准。

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两款各起点标准的5倍。

二十三、非法吸收众存款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对于非法吸收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应当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为起点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50万元以上,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视为“其他严重情节”:

  1. 造成他人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
  2. 引起当地群众集体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

行为人是否已经牟利、牟利多少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十四、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总面额相当于人民币2000元以上但不满3万元,应当以“数额较大”为起点标准。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总面额相当于人民币3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值相当于人民币30万元以上,应当以“数额特别巨大”为起点标准。

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三款各起点标准的10倍。

二十五、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总面额相当于人民币5000元以上但不满15万元,应当以“数额较大”为起点标准。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总面额相当于人民币15万元以上,应当以“数额巨大”为起点标准。

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两款各起点标准的10倍。

二十六、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个人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但不满30万元,或者单位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但不满150万元,应当以“较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个人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或者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应当以“重大损失”为起点标准。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款违法发放贷款罪

个人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60万元;单位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以上不满400万元,属于“重大损失”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个人或单位在贷款活动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一定金额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个人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不满60万元,或单位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200万元以上不满400万元,将被认定为“重大损失”。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贷款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个人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以上;单位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以上,属于“特别重大损失”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个人或单位在贷款活动中,如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一定金额,将被认定为“特别重大损失”。具体而言,个人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60万元以上,或单位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40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特别重大损失”。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损失情况下的贷款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条逃汇罪

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100万美元以上不满500万美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逃汇罪是指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涉案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上不满500万美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逃汇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500万美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

(1)以伪造文件、编造虚假理由等手段欺骗主管部门、银行调出外汇的;(2)因逃汇受过外汇管理机关两次处罚后,又继续逃汇的;(3)给国家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的;(4)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如果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的金额达到500万美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此外,如果涉案行为具有以上列举的情况之一,将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逃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并对相关严重情节进行补充规定。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

个人集资诈骗4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单位集资诈骗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个人或单位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非法集资并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个人集资诈骗金额在4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或单位集资诈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集资诈骗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个人集资诈骗2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单位集资诈骗50万元以上不满25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个人或单位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非法集资并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如果涉案金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对于单位行为,如果集资诈骗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250万元,也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集资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个人集资诈骗100万元以上,单位25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如果个人集资诈骗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或单位集资诈骗金额达到25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集资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

贷款诈骗1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贷款诈骗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贷款并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涉案金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贷款诈骗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贷款诈骗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属于“数属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如果贷款诈骗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贷款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贷款诈骗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如果贷款诈骗金额达到2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贷款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票据诈骗罪

个人票据诈骗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单位票据诈骗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票据诈骗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并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个人票据诈骗金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或单位票据诈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票据诈骗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个人票据诈骗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单位票据诈骗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如果个人票据诈骗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单位票据诈骗金额在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票据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个人票据诈骗10万元以上,单位票据诈骗10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如果个人票据诈骗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或单位票据诈骗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票据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金融凭证诈骗罪

个人金融凭证诈骗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单位金融凭证诈骗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金融凭证诈骗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金融凭证并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个人金融凭证诈骗金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或单位金融凭证诈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金融凭证诈骗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个人金融凭证诈骗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单位金融凭证诈骗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如果个人金融凭证诈骗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单位金融凭证诈骗金额在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金融凭证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个人金融凭证诈骗10万元以上;单位金融凭证诈骗10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如果个人金融凭证诈骗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或单位金融凭证诈骗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金融凭证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信用证诈骗罪

个人信用证诈骗2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单位信用证诈骗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属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信用证诈骗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信用证并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个人信用证诈骗金额在2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单位信用证诈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将被认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信用证诈骗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个人信用证诈骗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单位信用证诈骗50万元以上不满25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如果个人信用证诈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或单位信用证诈骗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25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信用证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个人信用证诈骗50万元以上,单位信用证诈骗25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如果个人信用证诈骗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上,或单位信用证诈骗金额达到25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信用证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信用卡并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涉案金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信用卡诈骗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信用卡诈骗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如果信用卡诈骗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信用卡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信用卡诈骗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如果信用卡诈骗金额达到2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信用卡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有价证券诈骗罪

有价证券诈骗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有价证券诈骗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有价证券并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涉案金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有价证券诈骗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有价证券诈骗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如果有价证券诈骗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有价证券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有价证券诈骗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如果有价证券诈骗金额达到2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有价证券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

个人保险诈骗1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单位保险诈骗5万元以上不满25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保险诈骗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保险金并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个人保险诈骗金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或单位保险诈骗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5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保险诈骗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个人保险诈骗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单位保险诈骗25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如果个人保险诈骗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或单位保险诈骗金额在25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保险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个人保险诈骗20万元以上,单位保险诈骗10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如果个人保险诈骗金额达到20万元以上,或单位保险诈骗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保险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刑法第二百零二条抗税罪

如果涉案行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将被认定为“情节严重”:(1)冲击税务机关、严重干扰税务机关正常工作的;(2)因抗税受过刑事处罚的;(3)侮辱、报复税务人员的;(4)聚众抗税的首要分子;(5)抗税手段特别恶劣的;(6)抗交的税款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抗税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抗拒税务机关的依法征收工作的行为。如果涉案行为具有以上列举的情况之一,将被认定为“情节严重”。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抗税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刑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骗取出口退税罪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规定,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涉案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骗取出口退税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5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规定,如果骗取出口退税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骗取出口退税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10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规定,如果骗取出口退税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骗取出口退税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三款各起点标准的5倍。

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虚开税款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者虚开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属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虚开税款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虚开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将被认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虚开税款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因虚开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或者曾因虚开发票受过事处罚,属于“其他严重情节”。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如果虚开税款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此外,如果虚开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在5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或者曾因虚开发票受过事处罚,将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并对相关严重情节进行补充规定。

虚开税款5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因虚开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30万元以上的;(2)虚开的税款数额已达到前款规定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并有其他严重情节;(3)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如果虚开税款在5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此外,如果涉案行为具有以上列举的情况之一,将被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并对相关严重情节进行补充规定。

虚开税款10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造成国家税款损失50万元以上并且在侦查终结前仍无法追回的,属于“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如果虚开税款达到100万元以上,将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此外,如果虚开行为造成国家税款损失达到50万元以上并且在侦查终结前仍无法追回,将被认定为“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严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并对相关严重后果进行补充规定。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为前四款各起点标准的5倍。

刑法第二百零六条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5份以上不满100份,或者票面额累计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属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起点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个人或单位以伪造、变造等手段,制造、销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量在25份以上不满100份,或票面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将被认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一起点标准的设定旨在对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进行界定和惩罚。

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00份以上不满500份,或者票面额累计50万元以上不满250万元,属于“数量较大”的起点标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

(1)违法所得数额1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2)伪造并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60份以上不满300份;(3)伪造并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票面额累计3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4)造成严重后果;(5)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根据

刑法中关于侵权、诈骗和财产犯罪的起点标准

刑法第二百十八条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著作权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个人侵犯著作权并取得违法所得达到10万元以上,或单位侵犯著作权并取得违法所得达到50万元以上;(2) 个人非法经营额达到50万元以上,或单位非法经营额达到250万元以上;(3) 侵犯著作权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或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刑法第二百十九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个人销售侵权复制品并取得违法所得达到10万元以上,或单位销售侵权复制品并取得违法所得达到50万元以上;(2) 个人非法经营额达到50万元以上,或单位非法经营额达到250万元以上。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侵犯商业秘密罪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侵犯商业秘密造成商业秘密权利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2) 侵犯商业秘密造成商业秘密权利人公司或企业破产倒闭或濒于破产倒闭;(3) 侵犯商业秘密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行为人使用卑劣手段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2) 行为人多次在公众场合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3) 行为人的行为导致受害公司或企业破产倒闭或濒于破产倒闭;(4) 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其他特别严重后果。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个人诈骗金额达到4000元以上但不满5万元,或单位诈骗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但不满30万元;(2) 个人诈骗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但不满20万元,或单位诈骗金额达到30万元以上但不满100万元;(3) 个人诈骗金额达到20万元以上,或单位诈骗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

非法经营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个人违法所得达到3万元以上但不满10万元,或单位违法所得达到10万元以上但不满30万元;(2) 个人非法经营报纸达到500份以上但不满15000份,期刊达到5000本以上但不满15000本,图书达到2000册以上但不满5000册,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达到500张(盒)以上但不满1500张(盒);(3) 单位非法经营报纸达到15000份以上但不满5万份,期刊达到15000本以上但不满5万本,图书达到5000册以上但不满15000册,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达到1500张(盒)以上但不满5000张(盒);(4) 达到前四项各起点标准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在两年内因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的伪造、倒卖伪造有价票证罪

伪造、倒卖伪造有价票证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伪造、倒卖伪造有价票证达到50张以上但不满500张;(2) 票面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但不满5万元;(3) 非法获利达到2000元以上但不满2万元。

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款倒卖车票、船票罪

倒卖车票、船票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倒卖车票、船票的票面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或非法获利达到2000元以上。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

抢劫罪的起点标准为抢劫金额达到2万元以上。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

盗窃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盗窃公私财物(包括未遂盗窃)金额达到2000元以上但不满2万元;(2) 扒窃金额达到800元以上但不满8000元;(3) 一年内入户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达到3次以上;(4) 盗窃金额达到1500元以上或扒窃金额达到600元以上,并具有以上情节之一:教唆未成年人盗窃、在服刑或劳教期间盗窃、在缓刑、假释考验期内或监外执行期间盗窃、在盗窃免于刑事处罚后两年内再次盗窃;(5) 盗窃国家三级文物1至2件;(6)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25份以上但不满250份;(7) 盗窃鸦片200克以上但不满500克、海洛因10克以上但不满40克或其他毒品数量较大,或盗窃淫秽录像带30盘以上、淫秽书刊50本以上、淫秽扑克牌或其他淫秽物品60件以上。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诈骗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到4000元以上但不满5万元;(2)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到2000元以上,并受过诈骗刑事处罚,或引起自杀、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3) 诈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50份以上但不满500份。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

抢夺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抢夺公私财物金额达到2000元以上但不满2万元。

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聚众哄抢罪

聚众哄抢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金额达到4000元以上但不满4万元;(2)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人数多、被抢物资重要、社会影响大、哄抢一般文物或哄抢次数多。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

侵占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侵占金额达到2万元以上但不满20万元。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职务侵占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但不满10万元。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

挪用资金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挪用资金达到3万元以上并超过三个月未还;(2) 挪用资金达到3万元以上并用于营利活动;(3) 挪用资金达到2万元以上并用于非法活动。

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特定款物罪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挪用特定款物金额达到2万元以上但不满20万元。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敲诈勒索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但不满3万元。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致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00元以上但不满5万元。

刑法第三百十二条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定罪应以其所帮助的盗窃、抢夺、诈骗等行为构成犯罪的金额为起点标准。收购赃物罪的起点标准为2万元以上。

刑法第三百十三条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后,义务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全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2) 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3) 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4) 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执法工作无法进行;(5) 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造成严重后果;(6) 其他妨害或抗拒执行造成严重后果。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抗拒执行;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证件;或其他妨害、抗拒执行,情节严重的以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三十三条非法组织卖血罪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起点标准包括以下情形:(1) 非法组织卖血并获得违法所得,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第三款协助组织卖淫罪

情节严重的协助组织卖淫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

  1. 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威胁手段协助组织他人卖淫;
  2. 采用引诱、欺骗等手段或者亲自传授卖淫、嫖娼方法,协助组织他人卖淫;
  3. 协助组织未满14周岁幼女卖淫;
  4. 协助组织明知有性病的人卖淫;
  5. 协助组织他人卖淫3人次以上;
  6. 造成被组织卖淫人人身伤害等严重后果。

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条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情节严重的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起点标准:

  1. 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2人次以上不满10人次;
  2. 引诱、容留、介绍未满18周岁的人卖淫;
  3. 引诱、容留、介绍明知患有性病的人卖淫;
  4. 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从中获利;
  5. 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未满2人次,本人兼有卖淫或者嫖娼的行为;
  6. 曾因卖淫、嫖娼被处刑罚或者劳动教养,又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
  7. 曾因卖淫、嫖娼或者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被治安处罚,一年内又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

  1. 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10人次以上;
  2. 引诱、容留、介绍明知是孕妇或者哺乳期妇女卖淫;
  3. 利用职权或者从属关系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
  4. 利用淫秽物品引诱他人卖淫;
  5. 引诱、介绍他人到境外卖淫;
  6. 乘人之危,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

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利罪

情节严重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利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起点标准:

  1. 制作、复制、出版淫秽影碟、软件、录像带50张(盒)以上不满250张(盒),淫秽音碟、录音带100张(盒)以上不满500张(盒),淫秽扑克、书刊、画册100副(册)以上不满500副(册),淫秽照片、画片500张以上不满2500张;
  2. 贩卖淫秽影碟、软件、录像带100张(盒)以上不满500张(盒),淫秽音碟、录音带200张(盒)以上不满1000张(盒),淫秽扑克、书刊、画册200副(册)以上不满1000副(册),淫秽照片、画片1000张以上不满5000张;
  3. 向他人传播淫秽物品达200人次以上不满1000人次,或者组织播放淫秽影、像达10场以上不满50场;
  4.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获利5000元以上不满3万元。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

  1. 制作、复制、出版淫秽影碟、软件、录像带250张(盒)以上不满1250张(盒),淫秽音碟、录音带500张(盒)以上不满2500张(盒),淫秽扑克、书刊、画册500副(册)以上不满2500副(册),淫秽照片、画片2500张以上不满12500张;
  2. 贩卖淫秽影碟、软件、录像带500张(盒)以上不满2500张(盒),淫秽音碟、录音带1000张(盒)以上不满5000张(盒),淫秽扑克、书刊、画册1000副(册)以上不满5000副(册),淫秽照片、画片5000张以上不满25000张;
  3. 向他人传播淫秽物品达1000人次以上不满5000人次,或者组织播放淫秽影、像达50场以上不满250场;
  4.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获利3万元以上不满15万元。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1. 制作、复制、出版淫秽影碟、软件、录像带1250张(盒)以上,淫秽音碟、录音带2500张(盒)以上,淫秽扑克、书刊、画册2500副(册)以上,淫秽照片、画片12500张以上;
  2. 贩卖淫秽影碟、软件、录像带2500张(盒)以上,淫秽音碟、录音带5000张(盒)以上,淫秽扑克、书刊、画册5000副(册)以上,淫秽照片、画片25000张以上;
  3. 向他人传播淫秽物品达5000人次以上,或者组织播放淫秽影、像达250场以上;
  4.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获利15万元以上。

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二款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

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为他人提供书号、刊号、版号出版音像制品100张(盒)以上,或者书刊200册以上,属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起点标准。

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传播淫秽物品罪

情节严重的传播淫秽物品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向他人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等达300人次以上,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属于“情节严重”。

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二款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情节严重的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组织播放淫秽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达15场次以上不满30场次,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3次以上处罚,属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起点标准。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达30场次以上,或者向不满18周岁的人组织播放,属于“情节严重”。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起点标准:

  1. 挪用公款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进行赌博、嫖娼等非法活动;
  2. 挪用公款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如存银行、集资、炒股票、经营活动等)或者超过三个月未归还。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

  1. 挪用公款20万元以上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归还;
  2. 挪用公款10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
  3. 挪用公款虽不满20万元,但有多次挪用、手段恶劣、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节。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起点标准:

  1. 挪用公款20万元以上,在一审宣判前未能退还;
  2. 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为个人使用的。

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行贿罪

行贿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起点标准:

  1. 行贿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
  2. 行贿8000元以上,并有其他严重情节。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

  1. 行贿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2. 造成直接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1. 行贿30万元以上;
  2. 造成直接损失30万元以上。

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条对单位行贿罪

对单位行贿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起点标准:

  1. 个人对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10万元以上,单位对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20万元以上;
  2. 个人对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8万元以上,单位对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16万元以上,并有多次行贿等严重情节的。

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介绍贿赂罪

介绍贿赂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

  1. 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2万元以上;
  2. 介绍单位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20万元以上。

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单位行贿罪

单位行贿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单位行贿20万元以上,属于“情节严重”。

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本罪的起点标准为30万元以上。

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

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10万以上不满5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5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起点标准:

  1. 死亡1人以上不满3人;
  2. 重伤3人以上不满10人;
  3. 轻伤10人以上不满30人;
  4. 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1. 死亡3人以上;
  2. 重伤10人以上;
  3. 轻伤30人以上;
  4. 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刑法第四百零四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根据刑法第四百零四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起点标准:

  1. 不征或者少征税款5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2. 不征或者少征税款30万元以上,属于“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起点标准。

刑法第四百零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

根据刑法第四百零六条规定,失职被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属于“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起点标准。

其他规定

本意见中的“违法所得数额”指获利的数额。“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财产毁损、减少的实际价值。

本意见中的数额标准以人民币计算(除特别规定外)。“以上”、“以下”的规定包括本数。“不满”的规定不包括本数。

本意见中“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货币面额应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对发生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的上述犯罪案件标准可根据本意见另行制定。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施行,试行期为一年。下发之前,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会签的有关办理盗窃、诈骗等刑事案件的数额标准意见与本意见有抵触的,以本意见为准,其抵触部分停止执行;其无抵触部分有效,可继续施行,如与今后颁布的司法解释相抵触,按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

关于抢劫罪的认定和界限

一、多次抢劫的认定

对于“多次”的认定,应当以行为人实施的每一次抢劫行为均已构成犯罪为前提,综合考虑犯罪故意的产生、犯罪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客观分析、认定。对于行为人基于一个犯意实施犯罪的,如在同一地点同时对在场的多人实施抢劫的;或基于同一犯意在同一地点实施连续抢劫犯罪的,如在同一地点连续地对途经此地的多人进行抢劫的;或在一次犯罪中对一栋居民楼房中的几户居民连续实施入户抢劫的,一般应认定为一次犯罪。

四、关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

《抢劫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它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它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后,在逃跑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五、关于转化抢劫的认定

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 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
  2. 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
  3. 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
  4. 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的;
  5. 具有其它严重情节的。

六、关于抢劫犯罪数额的计算

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其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抢劫信用卡后未实际使用、消费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所抢信用卡数额巨大,但未实际使用、消费或者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未达到巨大标准的,不适用“抢劫数额巨大”的法定刑。

为抢劫其它财物,劫取机动车辆当作犯罪工具或者逃跑工具使用的,被劫取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抢劫数额;为实施抢劫以外的其它犯罪劫取机动车辆的,以抢劫罪和实施的其它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抢劫存折、机动车辆的数额计算,参照执行《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七、关于抢劫特定财物行为的定性

以毒品、假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为对象,实施抢劫的,以抢劫罪定罪;抢劫的违禁品数量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抢劫违禁品后又以违禁品实施其它犯罪的,应以抢劫罪与具体实施的其它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的,以抢劫罪定罪,但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它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

为个人使用,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它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理;教唆或者伙同他人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八、关于抢劫罪数的认定

行为人实施伤害、强奸等犯罪行为,在被害人未失去知觉,利用被害人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处境,临时起意劫取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在被害人失去知觉或者没有发觉的情形下,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之后,临时起意拿走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九、抢劫罪与相似犯罪的界限

  1. 冒充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联防人员,以抓卖淫嫖娼、赌博等违法行为为名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定性
  2. 行为人冒充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抓赌”、“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招摇撞骗罪从重处罚;在实施上述行为中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冒充治安联防队员“抓赌”、“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在实施上述行为中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3. 以暴力、胁迫手段索取超出正常交易价钱、费用的钱财的行为定性
  4. 从事正常商品买卖、交易或者劳动服务的人,以暴力、胁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与合理价钱、费用相差不大钱物,情节严重的,以强迫交易罪定罪处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买卖、交易、服务为幌子采用暴力、胁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与合理价钱、费用相差悬殊的钱物的,以抢劫罪定罪处刑。在具体认定时,既要考虑超出合理价钱、费用的绝对数额,还要考虑超出合理价钱、费用的比例,加以综合判断。

  5.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6. 绑架罪是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其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第一,主观方面不尽相同。抢劫罪中,行为人一般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实施抢劫行为,绑架罪中,行为人既可能为勒索他人财物而实施绑架行为,也可能出于其它非经济目的实施绑架行为;第二,行为手段不尽相同。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具有“当场性”;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以杀害、伤害等方式向被绑架人的亲属或其它人或单位发出威胁,索取赎金或提出其它非法要求,劫取财物一般不具有“当场性”。

    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7. 抢劫罪与寻舋滋事罪的界限
  8. 寻舋滋事罪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人实施寻舋滋事的行为时,客观上也可能表现为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特征。这种强拿硬要的行为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等目的,后者行为人一般只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前者行为人客观上一般不以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方法强拿硬要财物,而后者行为人则以暴力、胁迫等方式作为劫取他人财物的手段。司法实践中,对于未成年人使用或威胁使用轻微暴力强抢少量财物的行为,一般不宜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其行为符合寻舋滋事罪特征的,可以寻舋滋事罪定罪处罚。

  9. 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10. 行为人为索取债务,使用暴力、暴力威胁等手段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故意伤害等其它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等规定处罚。

十、抢劫罪的既遂、未遂的认定

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据此,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八种处罚情节中除“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这一结果加重情节之外,其余七种处罚情节同样存在既遂、未遂问题,其中属抢劫未遂的,应当根据刑法关于加重情节的法定刑规定,结合未遂犯的处理原则量刑。

十一、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行为的定性

对于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以下简称“驾驶车辆”)夺取他人财物的,一般以抢夺罪从重处罚。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 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
  2. 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
  3. 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2005年6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5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73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6〕1号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5年12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23日起施行。

二○○六年一月十一日

为正确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根据刑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现就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本解释所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

第二条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

第三条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查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的年龄。裁判文书中应当写明被告人出生的年、月、日。

第四条 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第五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如果同时触犯了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罪名,定罪处罚。

第六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七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它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

第八条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它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它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舋滋事罪定罪处罚。

第九条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未超过三次,盗窃数额虽已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案发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并积极退赃,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1. 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2. 在共同盗窃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或者被胁迫;
  3. 具有其它轻微情节的。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盗窃未遂或者中止的,可不认为是犯罪。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盗窃自己家庭或者近亲属财物,或者盗窃其它亲属财物但其它亲属要求不予追究的,可不按犯罪处理。

第十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第十一条 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

对未成年罪犯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第十二条 行为人在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前后均实施了犯罪行为,只能依法追究其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后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刑罚。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2.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3.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4. 法律制裁手段的分类
  5. 刑法修正案(八)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进行了修改
  6. 猥亵罪的刑罚与构成要件
  7.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