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可以剥夺另一方探望孩子的权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法律知识

什么情形可以剥夺另一方探望孩子的权利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6

 
407650
探望权是作为父母的基本权利,如果说没有争取到抚养权的也是可以约定时间进行探望孩子的,一般情况下探望权不能被剥夺但也有列外。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子女探望权的法定性质

子女探望权是离婚夫妻任何一方享有的法定权利,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有权与未成年子女进行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应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剥夺探望权的情形

除非对方对孩子身心成长具有危害性,比如有伤害子女、对子女犯罪的行为,离婚夫妻任何一方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另一方探望孩子的权利。然而,如果发生“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对方的探望权可以被中止,但这种中止状态不能无限保持。一旦“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消失,对方应当恢复探望孩子的权利。

探望权的特征

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基于血缘关系而形成,离婚不会改变这种情感。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短暂共同生活等方式行使探望权,以继续教育子女、塑造子女的价值观。探望权不应仅仅被视为一项权利,它还具有超越权利的意义。

探望权的产生和行使

探望权产生于离婚后。在离婚前,父母处于有效的婚姻关系中,与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教育孩子,因此不存在探望权的问题。离婚后,由于父亲或母亲一方不能与孩子共同生活,因此产生了行使探望权的必要。

探望权的行使标准

探望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如果父或母的探望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该方的探望权。然而,一旦中止的事由消失,应当恢复该方的探望权。

子女抚养热门知识

  1. 案情
  2. 离婚后和父亲生活,亲妈后妈谁是笫一监护人
  3. 能否与父母断绝法律关系
  4. 导致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
  5. 监护人的指认和群体
  6. 离婚女方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下,是否有探望权
  7. 被强制隔离戒毒是否允许探视非直系亲属
子女抚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